,连纲纪都不懂,甚至连字都认不全,将帝国交给太子决策,那是万万使不得的。
文化卫生部长欧阳修首先打破殿中的沉默:“太子殿下久在军旅,对政务却不甚熟稔,匆忙间决议帝国事务,必会致帝国政务于迟滞,东宫议政万万不可。”
对于战功赫赫的太子,欧阳修当然也是关爱的,末了又道:“陛下正春夏盛时,太子亦才刚成年,臣以为殿下可择某部,再行历练几年,如此则太子幸甚,帝国幸甚!”
欧阳修说的有理有据,大部分官员深以为然,纷纷附议。
高坐帝椅的秀川陛下漠然俯视群臣,看的群臣心生惊寒各自偃旗息鼓,才漫不经心道:“朕当年骤登大宝,亦不曾总揽天下,可有迟滞社稷。”
“那能一样吗,陛下您登基前统领的远东,虽是只小麻雀,却五脏俱全,这没有可比性啊!”但陛下已经透出了自己的意思,这话谁也不会傻的说出来。
有了基调,下面的话就好说多了,于是乎,远东系,先皇后系的大臣争先进言:“为了让太子得到更多锻练,有必要开启东宫议政。”
眼看东宫议政就要立制,紫川系大佬之一,大学士吴华心急火烧间福至心灵,想到一出迟缓之计:“臣近日研读光明帝国史发现,光明帝国三十八代帝君传承,历有数次重大危机皆因无嗣,包括末代皇帝林坚毅,因为战死无后,导致帝国分崩离析,臣以为当下首务应以为太子立妃,如此可保帝祚昌延,请陛下以资为鉴。”
吴华既大义凛然,又引经据典,总算是将话题成功叉开,且引起群臣产生共鸣。
大家之所以对太子立妃之事感兴趣,皆因有私心。
帝国虽未明令君王一夫一妻制,但秀川陛下只有一位皇后,后崩才续立一妃,有此先例,后世子孙纵使不尊祖制,想来也不敢太过淫奢。如此可见,太子妃将是何等的荣耀,试问谁家族没有适龄女呢?谁家又不想将女嫁入帝王家呢?
第二节 选妃
更新时间2015-3-5 0:12:11 字数:2219
今日朝会,政议一个接一个,实为数年未有之盛会。午饭时间到了,秀川陛下体恤朝臣老迈者多,罢政赐膳。
宫中赐膳,乍听之下很是高大上,真真用过才知道不是那么回事,每人得两叠荤菜,一叠果蔬,一份清汤一碗米饭,这水平也就和帝国一般民众无二,放眼满朝文武,谁会这般朴素。
众大臣一边感激涕零一边下咽,唯有财政金融部两位副部长吃的是大汗淋漓,这也不奇怪,平素被奉为财神爷的他们,走到哪都是山珍海味好招待,偶尔来一回清汤小菜,别有滋味。
膳后朝会继续,群臣以空前的积极性参与到太子选妃的事情上来,为太子妃者,有人认为须才德无双,如此方能母仪天下,有人认为须貌如桃花,如此方能芳菲盛续,有人认为须出身勋贵之家,如此才能更好传承帝祚。
列举的条件可谓五花八门,最让人惊喜的是文化卫生部一位主管医疗的主任提出,只须波大屁股大。
他的理由很简单,根据遗传学单向论,孩子的基因偏向百分之八十于父母亲的任一方,而这偏向则取诀于父母双方的基因优劣。太子乃圣血天胄,有着世间最优秀的基因,将来的孩子必将遗传皇室因子,如此只需能生即可。
众人各说各有理,越说越有劲,浑没发现当事人紫川临脸色黑的似锅盔。
做为大学士,自然有着比部院大臣更多的资讯优势,明辉吴华之流自然风闻过蒙流芳的故事。
眼下重要目的是推托东宫议政,见事有可为,虽有看到太子面黑如锅,陛下不愉,却也顾不得许多。
明辉悄与一心腹示意,此人即提议在帝国三万里大地海选太子妃,此议遭到其他大臣的反对,毕竟大家都希望未来的皇后出在自己周边,不能无限的扩大竟争。
“太子妃关乎殿下一生幸福,此事应由殿下自己甄选,报与陛下批准。”见陛下和殿下同时不悦,大学士白川适时的出来终止争议。
群臣这才想起,应该听听当事人的意见,明辉很慈祥的凑到紫川临的跟前:“殿下可有中意的女子,我等老臣盼殿下幸福,如旱苗渴甘霖也。”
“你个老梆子,我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