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献给窦庸一人的奇珍异宝,足有献给大殷一国的十之三四!
不可谓不叫人震惊!
丰庆帝震怒!
御使大夫冯丕奏言,窦庸身为当朝太尉,私下与波斯往来如此之密切,交情如此之深,其用心不可不疑,当诛!
但窦庸盘踞朝堂多年,势力不容小觑,窦庸一党以证据不足为由,力保窦庸,称此事定为他人栽赃陷害!
据闻,早朝上百官因此之一事,争得面红耳赤,始终定不下窦庸之罪。
但丰庆帝欲动窦家许久了,不可能放过这么好的一个机会。虽证据不足,但仍以雷霆手段,命窦庸上交手中兵权!待此事彻查之后,证明他清白再予以归还!
多年来丰庆帝之所以忌惮窦庸,便是因为他手握兵权,轻易动不得。想也知道,此次窦庸若真交了兵权,想再拿回来可就难了!
可事情乃突发,窦氏一党毫无准备,当时之境地,丰庆帝以“忠心”来压他,那么多双眼睛盯着,他是交也得交,不交也得交!
丰庆帝收回兵符之后,便将案子交由大理寺审理,时限一月,命谢砚监察!并下发圣谕,案子未查清楚前,窦庸禁于府中闭门思过,窦家上下男女老幼不得出长安城半步!
谢砚瞬间忙了起来,派人送信给元妤,叫她近日便待在元府,不必回倚江苑。
正好元妤有些事要做,当即便打消了回倚江苑的打算。
她没想过,元江竟与御史大夫冯丕有往来。
而弹劾窦庸这么大的事,冯丕一人也敢做!
元妤去信给莺歌坊,请莺歌坊的人替她注意窦家人的动向。
又叫明芷带口信给季家当初留给自己的人,让他们试着探查一下窦家将波斯献的那批东西都安置在了何处。
如今,唯有找到那批东西,证明窦家确实收了波斯的巨额好处,才能真正给窦庸定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