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黎之明一 > 第十六回梅花别院二爷养伤 重返刘府下榻安辛

第十六回梅花别院二爷养伤 重返刘府下榻安辛

大的假山,山石来自江浙山麓中的湖石,叠石来自假山圣手戈立三大师。

比邻心湖的湖水在静波院里环成不规则的圆形水带,使院子更显灵动。一带清流泻于假山石隙之间,让山石看起来玲珑剔透。不仅有瘦、露、透、皱的意境,而且兼具清、顽、笨、丑的意趣。只可惜戈先生制做完假山后的第二年便驾鹤西去,静波院的假山也成了戈裕良大师的遗作。

假山正北是安平苑,一片重檐庑殿顶的建筑,许是院主人起居、会客、休闲之所,琴棋书画、诗酒花茶各置专址吧。刘健没有去过。

静波院除非贵客入住,平时实行闭院。除值守的护卫家丁,就是打扫卫生的仆佣,刘健很少到入院。

正西一间巨大的单檐庑殿顶宫殿,殿内只有柱子,可容上百人集结、聚会;南北两旁不远处,错落有致一些单檐歇山顶的房屋,可供随从、护卫、丫鬟、小厮们歇息。

正东,几座硬山顶建筑是静波院单独的灶房,取名行膳斋,设有茶间、膳间等。平日没客人入住静波院,厨子们便回前院大厨房干活,这里留几个粗仆,打扫卫生即可;若院里入住没带厨子的客人,长史刘拂便派人送肉、送菜的同时选派一些适合客人口味的厨子过来服务。刘建回来之前,灶间没留一个厨子,打扫卫生的粗仆也撤了,由招娣和她娘香婆婆充当,并稍带打扫整个静波院。

正南,没有建房,原是一个直通到刘府门前村道上的花园,静波院原来的大门就设在道路北边,与刘府一墙之隔。

换句话说,静波院其实是与刘府紧挨着的一所宅院。后来因故大门撤了,花园的南部也被刘庭方老爷改建成刘府的几个独立跨院,只是花园最北端的竹林依然保留。

林中有一座木构架琉璃瓦顶的六角凉亭。刘庭方老爷遵旨手书刻石“静波”二字,立石在亭子正南。

整个静波院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院中的屋舍都小巧玲珑,却也贵气十足。院中小路曲径通幽,很写意地勾勒唐诗宋词的意境。

“有水一池、有树百株、有竹千竿、有花万丛”的静波院,刘健却极不感兴趣。一是因为院子占地面积太大,视野受限。院内异木奇花、怪石嶙峋,犄角旮旯藏百十个人不成问题,对刘府安全造成极大的隐患;二是院里面的房屋太豪华。桂殿兰宫金碧辉煌,雕梁画栋美轮美奂,红墙绿瓦也精雕细琢,太浪费财力物力人力了。在刘建看来,还不如琼花山庄的几处建筑,古朴简约中透着典雅秀致,粉墙黛瓦更给人祥和安宁之感;三是院内大多采用皇家制式,刘建隐约感觉这静波院会带来“僭越之祸”。虽然刘老爷说过,此院是三十八、九年前道光帝下旨让建的,连建造图纸都是随圣旨下来的。后来道光帝不来了,还传了“并入刘府”的口谕。所以,不存在丝毫僭越。

古人云:“富不住大屋,子孙齐享福”。刘健认为豪奢的静波院,不只是“大屋”,更是“豪屋”,这样的院落不适合普通人居住。

但刘健没傻到向刘老爷建言,因为刘健知道“人穷别说话,位卑莫劝人”的道理。

其实刘健不知道,对皇家而言,静波苑从整体规划到用料材质,都是很低级、很节俭的存在。道光帝厉行节俭,虽然让刘庭方出钱建行宫有“慷别人的慨、挥别人之霍”的意味,但道光帝本着节省的初心,还是在样式房的呈递的一叠图纸中,挑了张最简单、最省钱的草图,而且还一划再划地去掉了很多建筑及景观,并且把昂贵的用料修改成普通用料。其至连样式房选派到刘府供役的样子匠的名单、人数上,道光帝为了给刘庭方省钱,亲自过问后,裁撤掉了一多半的样子匠。

“啊,啊。”众人刚进静波院,久候路边的覃荣燊便跪地迎接刘健。

刘健眼神示意刘安等人放下软榻,到路边凉亭歇一会儿。

刘安等四人却把刘健抬进凉亭,他们则退出歇息。

“二爷。二爷回来了。”路的另一边,黄招娣跪迎,抬头看清刘健,不免有些错谔。

刘健的白胡须不见了,代之的是黑白交错的胡茬;眉毛也变黑了许多,把脸色趁得更加惨白;面容看得倒是年轻了不少,似乎与母亲岁数相当,但刘健却异常枯槁憔悴,仿若一阵风就能把他刮到天上去。

刘健受伤后脸肿的像猪头,胡须无论怎么粘黏,看着都突兀。刘老爷见后,直接揭了下来,把请来为刘健治疗下体的西洋大夫看得目瞪口呆。好在后来洋大夫也说病人创伤面附近的毛发,终究要被剔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