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衣碑
秦皇政一十五年春,漠北乱起,天下震。
时有天泣血泪连三日,地动绵绵陷七州。
万族伤,五族隐,举世煌煌。
适逢铁衣初立,十万众,覆甲持枪赴苍茫。
彼时
黄沙起,独见何人项背。
风声烈,何人毅面向北。
民有言
春日暖,暖不及北去的铁甲。
冬日寒,寒不过南返的黑衣。
民悲恸,君失泪,万物凋色。
自此,大秦铁衣,名四方,耀千古,冠绝天下。
“这就是铁衣,碑功绩桃花酿。”安生双目禽泪,转身对着李老头道“老师,我想去看看十里桃花林。”
“好!”
场景再现,安生搬着石碾子跟在后面,看上去很吃力,眼神却异常坚定。
这次他们走很慢,一直到傍晚才看到桃林。
晚霞漫天,染红了天空,桃花盛开,大地被赋予了粉色。
好美!桃花是桃花,只是眼中的桃花不似往日那般模样。
安生有感而发道“铁衣欣慰了。”
“是啊。”李老头亦然。
落日余晖下,行人背对桃林,面向家园,脸上洋溢着笑容。
真是,十里恒河十里景,十里桃林十里心。
安生突然道“老师,我们可以开始修炼了吗?”
一天下来,安生身心俱疲,可在看到眼前行人的幸福笑脸时,心灵疲惫感被一扫而空。
当一位父亲把儿子放在肩上,慢慢走过他们身边时,那位父亲口中的话又让安生心潮起伏…孩子看到桃林,你明白了吗?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都是铁衣先贤们血撒疆场换来的……。
父子俩虽只是擦肩而过,却言犹在耳。安生听后方才明了,李老头这一天是一个磨练,准确点说应是考察,考察他的心性,是否是良人。
考察结果,显而易见。
只听李老头大笑道“可以了,你要准备好吃苦。”
“苦不苦先不说,老头你很鸡贼唉。”
“没大没小的,叫老师,刚考察完就翘尾巴?”
安生回头仔细看了看身后,认真道“老头没有尾巴啊?你在哪看见的?”
“滚…”李老头转身就走,边走边说道“碾子搬回去,家里就这点东西,可不能糟践了。”
“是,老头。”
安生故意把尾音拉的很长,看着李老头瞬间消失的身影,大笑了起来。
“我是大秦人,大秦镇北关人。”
安生知道自己有了身份,有了老师,这一刻才算是真正立足在了大秦。
祥和五年5月初7,镇北关北门。
天边刚泛起鱼肚白,安生就被李老头带到了北门。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特别干脆道“找块石板背上。”
安生以前就好奇,北门怎么会有专门卖石板的,一块块大小不一,薄厚不同,还个顶个的都是上好的青石板。此时方知,合着都是为他这样的人准备的。真是有买就有卖,非常合理的供需关系。安生利落的选了一块适中的,背在背上掂了掂,正合适。
李老头见状,也未言语,带着安生径直来到恒河边。大河向东流,大秦也是如此。恒河由西北流至东南,北门这里算是源头,毕竟长城外,恒河被黄沙所覆盖,属于地下水。
安生的修炼很简单,就是从这里开始游,向着南门游。而且没有什么限制,只要青石板不离开身体就行。安生前世在河边长大,在柳河村又经常去河里游泳,水性自是极好。即使是背上青石板,也能算的上是如鱼得水。
从北门游到天桥,太阳也就升一杆子高左右。
李老头对于安生的表现甚是满意,不过没有表现在脸上,而是加之在行动上。
从天桥开始,李老头就站在石板上,要求安生保持平衡的同时,更要保证不能湿了他的衣衫。
难度突然成几何般增长,安生一时间难以适应。为了达到要求,只能尽力保证身体与水面平行,靠双脚游动,行进速度极为缓慢。
李老头见此,索性坐了下来。也不知从何处拿出来的鱼竿,用力甩出后,竟开始打盹。
直至正午,李老头被突然绷直的鱼线惊醒。
“停!”李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