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后,凤娇带孩子们回了趟娘家,玉玉看着小小的平安说:“娘,弟弟好小啊。”
“对啊,我都不敢碰他的手。”
凤娇和李雪绒都坐在炕上,凤娇今天穿了一件金边琵琶襟外袄,下罩如意云纹裙,外面还套着窄衣领花棉长袍。
李雪绒穿着一套素绒绣花袄,这是凤娇给她的衣料,在她的巧手下做成的衣裳。凤娇细细摸着衣裳道:“嫂嫂真是好针线,比我们村的胡裁缝做的还好,改天也比着这个样式,给我也做一件成不成?今年的瓜,我多给你留些。”
李雪绒道:“一家子,说什么成不成,只要给我料子,我还能给你做更多样式。”
“这不要紧,我多给你些料子,你做两套,你一身,我一身,好不好?”
林光耀过来,在炕下拿了个马扎坐下,问:“你们俩说什么呢,给我也听听?”
李雪绒道:“我们在说做衣裳的事,你也要来听一听?”
林光耀哈哈笑道:“不了不了,这些我都不懂,不过你们两个今天穿的衣裳真好看,我给你们照张相吧。”
凤娇和李雪绒靠坐在一起,一个巧笑嫣兮,一个莞尔浅笑,等林光耀把照片递过来,两个人仔细看过,凤娇道:“你把我们两个都拍胖了。”
林光耀说:“胖了不好么,这叫富态,我还巴不得你们能真这么胖,这说明咱们日子过得好。”
凤娇对着他一努鼻子,平安忽然哭起来,李雪绒赶紧把他抱起来喂奶。
凤娇见状领着孩子们下炕,到灶房帮林母打下手。
林母今天打扮的也很精神利索,头上还戴了一块灰鼠毛抹额。
凤娇知道林父除了除夕那天晚上回家一趟,吃一顿年夜饭,其他时候基本都见不到他人,谁知道他哪里有钱能一直赌下去。
林母坐在轮椅上,在为她特制的桌子和灶台上忙碌着。凤娇问:“娘,还差几道菜,我和你一块做?”
林母说:“不差几道了,你去把酸奶舀出来些,领着孩子们洗洗手,咱们就能吃了。”
凤娇应了声“好”后离开灶房,孩子们就在院子外未化的雪堆里捏着雪人。
等李雪绒和林凤娇两个人一起将菜端到桌上,元宝也带着三个小孩洗净手进来。林母问:“你们喜不喜欢小弟弟呀?”
孩子们七嘴八舌答:“喜欢,我给小弟弟带了一个小葫芦。
喜欢,我也给弟弟带了个拨浪鼓。
还有我,我带的是我最喜欢的娃娃。”
玉玉拿出自己的娃娃,依依不舍的给李雪绒,这个娃娃是凤娇变出的布娃娃,玉玉爱不释手,昨天凤娇说每个人都要给小弟弟带一件礼物时,元宝拿的毛笔,银子拿的玉葫芦,金宝拿的拨浪鼓。
只有玉玉拿了自己最最心爱的东西,道:“我最喜欢这个,小弟弟一定也喜欢。”
李雪绒说:“啊呀,好软的布娃娃,你真舍得给小弟弟?”
凤娇见玉玉表情快绷不住,忙道:“哎呦嫂嫂可别问,再问,怕是就要哭了呢。玉玉,你喜欢小弟弟,愿意把这个给小弟弟,小弟弟以后一定和你要好。”
林母叫玉玉过来,搂住她唤:“好乖乖,姥姥等会给你一封大红包。”
说完从怀里摸出四个红包,每个孩子一个。
回家后,孩子们要把红包交给凤娇,凤娇说不用,自己收好就行。
谁能想到就是这些铜板,惹出了一场官司。
正月十五那天,凤娇领孩子们回到了在村里的家,大人们打扫房屋,孩子们则是找了自己在村里的朋友一起玩。银子的伙伴叫杨紫含,小名叫小菱花。小菱花有个哥哥,比元宝大一岁,早早取了名,叫杨殊泊。
现在他们几个外加润儿正在村里晒麦子的大空地上抽陀螺。
陀螺是小菱花父亲传下来的,表面的漆皮已经脱落,斑驳不堪。银子他们看杨殊泊用一条牛皮绳缠在陀螺上,用力一抽,陀螺就碌碌转起来,杨殊泊又潇洒的将绳子一甩,抽在上头,陀螺就穿梭在孩子们中间。
元宝问杨殊泊:“殊泊哥,我也想玩。”
殊泊把绳子递给他,说:“慢慢来,不会我教你。”
元宝学着抽了半天,最后终于学会,陀螺就在他脚下慢慢向外转去,几双眼睛都盯着转个不停的陀螺。
元宝弓着身紧跟着陀螺走。
忽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