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高,一切所指的,都是同一个方向。”
萧御南分析了一句,看向刑仲,刑仲低着头,没有说话,因为接下来的这句话,以他的身份,他不敢接,也不能接。
这对于现在的萧御南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总不能刚承袭王位,直接兵发上京城吧?这样的事情,可不是他萧御南做的出来了,更不是萧纪希望他做的,长孙文若之所以敢这么肯定的回答萧御南的问题,就是吃准了萧纪的性子,他太了解萧纪跟萧御南了,他知道,不管是萧纪还是萧御南,都不可能做出那样的事情,凤头刀,不可能染上周人的血。
“你先下去吧,有什么别的消息,第一时间回报。”
萧御南摆了摆手,现在一切的事由大体也明了了,其实在刑仲没来之前,萧御南大概也能猜到,这世袭罔替的恩旨,上京城这么轻易就给了?肯定留着后手的,所以,他们甚至连魏高都派上了,不过这结果肯定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任谁也不会想到,连魏高都会失手。
他失手了吗?他应该算没有失手,老爷子最后被他损了心脉,神仙难救,对手是魏高这样的事情,自己的父亲会不知道吗?为什么他就算到死,都没有把这事儿说出来呢?想到这里,萧御南长叹一声:
“老爷子,你就算到死,还是希望可以缓和局势,给南境百姓以安宁,如果你把这事儿真给我说了,也许我一怒之下,就举兵北上了,通天阁上那位,一直以为自己了解你,可他却不知道,大局在你心中的份量。”
萧纪死前想的,都是稳住眼前的大局,这个大局对于萧御南有多少影响,也许他可以料想到,但萧纪在做这些决定的时候,或多或少的,会因为萧御南和南境的百姓,而受到一些影响,所以最后,他并没有选择将自己知道的事情告知萧御南,哪怕他知道,萧御南总有一天,一定会查到的,他这不是在隐瞒,而是在用另一种方式,告诉萧御南自己的立场。
“公子,固统领求见。”
固超来了,他其实是萧御南让人去请的,这就是为什么他会把固超留在永宁城的原因,这个前朝探花郎,因为得罪了当时还是尚书的石崇而被罢免,之后机缘之下遇上萧纪,投笔从戎,他的城府,他的谋略,以及他的眼光,都会成为萧御南最好的助力。
“叫他进来吧。”
萧御南点了点头。
“末将固超,见过殿下。”
固超上前行礼,萧御南赶紧起身,上前扶起道:
“固大哥这是作什么,你虽是老爷子的部下,但与我,应该算是兄弟之谊,往后无人,你我,可以兄弟相称,今日叫你过来,也没什么重要的事情,只是,老爷子刚刚过世,这上京城,我听说,上京城,便有了些动作,想来,老爷子之死,与上京城有关,故而,想听听,固大哥的想法。”
听到萧御南这么问,固超站起身来答:
“上京城现在的想法,其实很简单,他们是怕殿下将王爷的死,归结在他们头上,到时候怕殿下冲冠一怒,带着南境铁骑北上,所以,上京城召了靖边的振威将军齐孟诸拱卫京城,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防的,是咱们,而薛兄弟刚到萧关布防,萧关对面的南郡,就加强戒备,派过来三万骁狼骑,这当中的意味,殿下,应该清楚。”
“所以你觉得,老爷子这事儿,是不是跟上京城有关?”
萧御南直奔主题。
“就算不是上京城做的,也一定跟上京城有关联,这一点,我跟薛兄弟他们三个都聊过,但是,就算殿下有想要替老王爷报仇的想法,就现在而言,也不可能实现,按属下的拙见,倒不如,以静制动,王爷刚过世,按大周律,殿下,需在家守孝三年,这三年时间,上京城,应该不会对南境如何,所以殿下,就可以养精蓄锐,用这三年的时候,将南境,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中。”
这就是固超给的答案,或者说,这是萧纪给他的答案。
“是啊,按律,我应该守孝三年,可是三年的时间,太长了,那些对老爷子动手的人,怎么可以让他们,再活三年?”
这是萧御南给他的答案,也是他给自己父亲的答案。
“殿下的意思是?”
固超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
“哪怕我背上不孝的骂名,我也不可能让那些人,过的太顺心如意,上京城我动不了,我便要动动这江湖,大周的天下,已经,不需要江湖了。”
听到萧御南的话之后,固超愣了一下,刚要说什么时,突然外面有人通报,上京城的圣旨,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