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时今日,实打实的好处落到头上,姜二嫂乐得合不拢嘴,哪怕不认字、看不懂那张房契,整个人也觉得快要飞起来了。
从今以后,她婆家也是在镇上有宅院的人了。而且还是在私塾附近,住的柳儿胡同,比她娘家的地段还要好,代表的可是读书人的身份。光是想想,姜二嫂就特别的神气。
这应该是姜二嫂头一回那般期待大年初二的到来了。等她回了娘家,她可不就要好生炫耀炫耀了?
“爹,您收着。”房契这东西,姜菱并不看重。没有丝毫犹豫的,她塞给了姜老爷子。
姜老爷子肯定稀罕这张房契。哪怕写的不是他的名字,他也很稀罕,发自内心的稀罕。不过他从未想过要占为己有,此刻被姜菱塞到手里,姜老爷子下意识就想还回去。
“那就老爷子帮忙收着。等以后菱儿出嫁,她三哥把嫁妆加倍补上,咱们再去衙门把名字换回来。”喜滋滋的看着姜老爷子手中这张房契,姜老太太笑的好不灿烂,差点没伸手去抢过来自己收着。
姜老太太倒不是贪姜菱的房契。主要是这宅院说好了给家里买,以后也会是一大家子住,房契放在姜菱那里到底不好,容易引发不必要的争端。
反之,放在姜老爷子这里就不一样了。即便写的是姜菱的名字,也等同是上交家里了,大家住的心安理得,自然就不会吵架,也不会闹出幺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