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晃,已是秋季。
靠山郡王府外。
张平安一身戎装,身后亲卫亦是披挂整齐,全员出动。
“王爷,一路保重!”
张平安的几位王妃皆是穿了一身郡王妃的行头,依依不舍前来相送。
张平安点点头,再狠狠瞅了眼自家的几位王妃后,翻身就上了战马。
都是些环肥燕瘦的好女子,可咋就光见播种,不见收成?
“王爷......”
边上,如烟看张平安要走,突然弱弱的开口唤道。
“嗯?”
张平安疑惑的回头望去。
王妃张丛缨轻咳一声,轻轻拍了拍如烟的手臂。
张丛缨乃是已故资政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张叔夜之女,又是朱太后亲点的王妃。
张平安的几位王妃虽是平级,但众女向来都是以她为尊。
如烟只得抿了抿嘴唇,默默的退了下去。
待如烟退去后,王妃张丛缨朝着自家郎君郑重的遥遥一拜,“夫君此去万里,勿要以家中杂事为念,凡事我自会处理妥当。我只愿你能建功立业,不枉了这堂堂男儿身!”
“哈!”
张平安爽朗一笑,“我答应你了,此去定然踏平黄龙府!”
说罢,张平安策马扬长而去。
“呕......”
等张平安走远后,如烟突然剧烈的干呕了起来。
这一下好似连锁反应,几位王妃竟是争相如此。
数日后。
张平安率部来到了黄河大营。
此时,黄河大营早已人去营空,唯独留下几个老军看着营房。
而林冲所部早已北上大名府了。
因为刚刚剿灭了伪齐刘豫,黄河大桥还未修复完全。
武松再唤来了几艘渡船后,张平安一行人乘着渡船踏上了黄河北岸。
上岸之后,众人继续启程往大名府而去。
张平安一路过去,两边的田里皆是金灿灿的一片,无数农人正埋首田间劳作。
农夫辛辛苦苦忙活了一年,全家老少的生计,全赖于此。
虽然劳累,但每个人的脸上,似乎都洋溢着某种名为幸福的东西。
今年岳宣抚收拾了那个杀千刀的刘豫,今后大伙的日子,定然会好起来的!
其间,张平安更是看到了不少小小的身影,提这个小篮子,跟在大人的身后,在田间拾掇着什么。
这些小不点见到张平安的骑兵过来,也不惧怕,反而好奇的挥着手,又跳又叫。
直到被自家大人拧着耳朵,拉回了田里,方才不甘的停了手。
张平安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莫名有种触动。
往年,一到秋高马肥的时候,或者说历朝历代更加准确吧。
每到这个季节,北方的胡人便会骑着快马前来南边劫掠,这似乎已经成了惯例。
然而,张平安这回却是要挥师北上,一劳永逸的解决掉这上千年的难题!
踏破黄龙府算得了什么,封狼居胥又如何?
且看今朝!
张平安纵马一路疾行。
三日后。
大名府的城墙,隐隐约约出现在了张平安的面前。
大名府如今已是化作了一个大军营。
城外,但见营盘络绎不绝,连绵不知多少里,更有旌旗无数,往来皆是甲胄峥嵘之音。
张平安的到来,自然是惊动了岳飞等人。
岳飞、林冲闻讯亲自带着众将来迎。
张平安谢绝了岳飞入城歇息的提议,直接在大明府外的军营安顿了下来。
只待众军齐至,张平安便要北上。
而大赵这边又是调拨物资,又是调集人马,闹出如此偌大的动静,早有探子将情报送到了北方的金国。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
国与国之间要爆发大规模的战争,种种蛛丝马迹总是避免不了的。
…………
上京,会宁府,乾元殿。
合剌端坐在龙椅上,殿内群臣正在商量着大赵即将入侵之事。
众人讨论了一阵,宗磐按耐不住,骂骂咧咧道:“这些南人真是不知好歹!俺们还没去找他们的麻烦,竟敢来撩俺们大金的虎须?”
坐在椅子上的宗干不喜的皱了皱眉头,拄着拐杖,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朝着国主合剌拱手道:“国主,如今形式有变,俺觉得北边的合不勒咱们是不是先放一放,调集人马挡住大赵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