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
扶风,小春子,许俊三人早已经在殿中等候。
见李丞允从朝阳殿回来,三人异口同声的朝着李丞允行礼。
“臣,见过太子殿下。”
“奴才见过太子殿下。”
“属下见过太子殿下。”
“免礼。”
“谢太子殿下。”
“扶风,许太医,你们今日做的不错,待会下去领赏。”
“多谢太子殿下。”
“殿下,您这招可真是高啊,此乃一箭三雕,既除了司马郡这个祸害,为百姓出头,得了民心,又去了司马昭,解了皇上的心头之患,更让太子殿下顺利接管神武营。”
“这消息传的,倒是极快,本宫虽早已有所计划,奈何今日机缘如此恰巧,不过,若非有你们三人助力,本宫也不会这么早完成计划。”
“太子殿下谬赞了。”
“想必明日本宫接管神武营一事,定会传遍整个朝堂,小春子,待会本宫会亲自写一封拜帖,明日辰时,你要替本宫送到镇国府中。”
镇国府虽早已经不入朝堂,可镇国公的威名却比司马昭更甚!
有镇国公的支持,其他不服的大臣也只能歇了自己的心思。
“奴才遵旨!”
“嗯,明日,本宫会颁布诏令,为神武营招新,扶风,你安排白辰入神武营,不过,不要有任何特殊交代,其他寻常将士是如何,他就如何。”
“是,扶风遵命。”
“许太医,本宫还有一事。”
“还请殿下直言。”
“本宫知晓,军中有许多将士,身体因打仗残疾,可心却不残,只是军中因他们残缺而不再录用,本宫想建一个后备军营,专门用来,种菜,种地,制作伤药,以供前方带兵打仗之用。”
许俊闻言,大喜。
“臣从未想过,太子殿下您思虑的如此周到,百姓有殿下,是百姓之福。”
“这也算是未雨绸缪吧,也为那些保卫国家而身残年迈的将士,寻一个慰藉。”
“太子过谦了。”
许俊朝着李丞允深深鞠躬,以示自己对李丞允的敬意。
“夜深了,许太医早些回去休息,明日开始,可有的忙了。”
“臣遵旨。”
屏退许太医后,李丞允走到书案前,提起毛笔沾了沾墨水,思索一会,下笔如有神,不出半刻,一份拜帖递到了小春子的手上。
“务必将拜帖送到镇国公的手上。”
“奴才遵命。”
“小春子,后院那些女子有多少决定出宫的?”
“回殿下,奴才回来后,询问了各殿,那些再未宠幸过的,以及新纳的几位,都已经决定出宫,只是有一位娘娘,无论怎么劝说都不肯,说誓死要追随太子殿下。”
吼,居然还有这样的女子?
见识过原主这么花心后,还要呆在原主身边的。
这女子恐怕不简单啊。
依李丞允对女人的了解,女人一开始都是爱的,可这份爱意会随着男人沾花惹草逐渐消失。
都这样还能呆在那男人身边的,要么图钱,要么图财,要么图命死了之后好继承财产,要么就是别有用心。
总之,可不是个善茬。
“那位?”
“是殿下您的侧妃,琅桦。”
“侧妃?”
怎么一点印象都没。
都怪原主当时只顾着看脸看身段,居然连对方的背景都不调查一番,直接将人给纳了进来。
现在倒好,赶都赶不走了。
“这位侧妃娘娘是永安侯之女,太子殿下恐怕忘了,这位侧妃娘娘是皇上下令亲自赐婚,只是太子殿下只宠幸了她一次后,就再也没有召见过她。”
难怪记不得。
这要是都记得,那脑子不得干冒烟了。
“当时父皇为何赐婚,可是这永安侯之女有什么过人之处?”
“相貌倒是一绝,不过琴棋书画同皇城中其他官家小姐的水平,没有相差太远,不算特别出众,当时是相爷提议,适逢永安侯又进献了宝物,皇上高兴,便赐婚做了太子侧妃。”
看来,这侧妃是相国安插的奸细。
说不定,还和李丞翰有一腿。
一想到自己说不定在什么时候被戴了一顶绿帽子,李丞允一阵恶寒。
“既是父皇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