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陆大有天还没亮,就蹲在了陆家的院子门口,他往门口一杵,早起路过的人都纷纷停下了脚步。
易氏打开房门,方氏带着小枣已经不知道屋檐下坐了多久,听见开门声,都站了起来,无助地看着她。
易氏看母女两个惶惶不安的眼神,于是几步上前,拉着方氏的手道:“安心待着。”
小枣一双小手不安的搓着衣角,一个小孩子家家的如一只惊弓小鸟一般,想是在家受过不少的苦。
陆大有听见里头有动静,也不管是不是打扰到别人,举着拳头就哐哐哐地敲着院门。
易氏打开院门,见状惊讶一瞬,见院子门口已经围了一圈的人,正欲去喊陆老头,一回头,家里的人都已经穿戴整齐,都站在了院子里了。
老五还搬来了一张桌子,放到了院子门口。
海棠一手拿着砚台毛笔,一手拿着契书摊开在桌子上。
“今日请各人邻里见证,我们家八两银子买了方氏及女儿小枣,字据已立,签名盖手印后,方氏和枣儿即和陆大有再无干系,陆大有不得找任何借口寻衅挑事,否则我们将拿身契找官府做主。”陆老头说完签下自己名字,按了手印。
然后把笔递到了陆大有面前,陆大有看到桌子上摆着的八两白花花的银子,哪还有不肯。
“有这八两银子,我还要她们干嘛!”陆大有眉头都不皱地说道。
提笔眼都不看方氏和小枣,果断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按下了手印,将桌子上的八两银子俱抱在怀里,头也不回地走了。
海棠上去,将契书拿起来往凑热闹的人群中亮了一圈后叠了起来,交给了陶氏。
......
易氏本来是躲在人群中看热闹,她怎么能料到陶氏这个铁公鸡肯掏出八两的银子,于是不干:“我就说嘛,建房子的时候说只有三两的银子,怎么一年不到就能掏出来八两,娘你偏心老五是这个偏心法吗?”
易氏这么一说,看热闹的人群都沸腾起来了。
“陶婆子,没想到你们家有这么多的钱。”
“就是呀,你这养鸡好挣钱的吧?”
“陶婆子不是我说你,你说你平时哭穷给谁看呢,天天说没钱没钱,你是怕别人知道你有钱都来借你的吧?”
个人说个人的酸话,当即就红了眼。
别人看陶氏不理人,只拿了契书转身回屋。
又拉了陆老头。
“陆老头,你说说你家这钱怎么来的呀。”
“八两呀八两,我一辈子都没看过这么多。”
“你们家是不是傻,有这八两,还买个别人的婆娘干嘛,还带个拖油瓶的。"
......
陆家人懒得管旁人说什么,收拾了桌子就关了院门。
方氏又要领着小枣给主人家下跪。
陶氏拉着她:“你们也是看着可怜,我们当家的发话了,字据虽是立了,我们家也不把你们当下人,就当是请的工人,工钱你照拿,这八两当是借你的,等攒够了银子,还了我们便是。”
方氏一听,又是泪流满面,直呼一家大善,说什么都要拉着小枣磕了这个头。
方氏跟着陶氏进灶房,小枣七岁,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她跟在方氏身后,一步一步挪,看到方氏洗菜刷锅,她就点火烧灶,柴火都舍不得多用,好似数好一根根般。
陶氏看在眼力,也甚是满意,知道是家里拮据,省惯了的。
吃饭时,方氏带着小枣怎么也不肯上桌。
还是海棠拿了碗筷,在灶房里留了碗筷,才作罢。
吃过完,陶氏领了方氏母女出了门。
海棠和赖氏整理好了两筐的鸡蛋和两鸡笼的鸡,陆老头和陆老三,一个挑了鸡蛋,一个挑了鸡,就要出门。
陆容舟赶忙上前:“爹,三哥,今天我也跟你们一起去吧。”
陆老三不敢拿意见,看着陆老头。
陆老头挥挥手:“我和你三哥就可以了,你在家看书写文章。”
陆容舟看陆老头做不了这个主,扮着脸,可怜兮兮地看着海棠。
海棠看他这样,便甩了甩手,由着他去了。
陆容舟不是第一次去赶圩,但去墟市里做买卖却还是第一次,新鲜的很。
一路上三个人轮流着,把鸡和鸡蛋挑到了墟市。
今天出门运气差了点,一进城门,就遇到了自己以前在私塾的对头赵康,领着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