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太阳都好,堪堪十来天,腊肉腊肠就已经晒的硬硬的了,海棠切了两段腊肠割了块腊肉切了整整一满盘,又把蒜苗切成了一段段,等方氏将所有的饭菜做好后,自己先烧热了铁锅,把腊肉腊肠在锅里煎出了油,煎得“滋滋”响个不停,直至煎的金黄,再放蒜苗下去炒香,盛在碗里端了出来,满满的一盘香喷喷的,海棠自己夹了一块来尝,一口咬下去还有酒的浓香,还有八角茴香腌制料的味道都在嘴里炸了开来,香喷喷的吃完一块还想再吃一块。
一满盘的腊肉上桌,家人还是第一次吃这么稀罕的腊味,个个都夹了一筷子又一筷子,吃得一嘴的油,很是下饭菜,一家人把一整盘子都吃了个精光。
陆容舟现在每日领了虎娃和柏儿在吊脚楼里读书写字,两个人也每天握了笔写够足足三页的字,虎娃也由着陆老大取了名字,叫陆传福。
易氏现在趁着冬日闲来无事,就每日里赶着做虎娃的衣裳,虽然知道明年就要去帮了陶氏照看地里的庄稼还有钱可挣,可心里却总是别扭着的,就算是虎娃有书可读了,她也不像陆老大那样心里真心的高兴,分了家没想到别人升了天,自己家连只鸡犬都不如,如今还要“做小伏低”去给他们一家种菜浇水才能换得银钱,自己怎么想都心里怎么不痛快,又不敢在陆老大面前抱怨了,只得偶尔拉了大牛,在大牛面前絮絮叨叨抱怨一番了。
之前一排的房子,自己家挨过去就是老二家,老二挨过去就是之前的老家,再过来就是老三的家,可如今只剩下自己一家在这住着,他们都搬了上去山脚下,而自己家还住的茅草混泥,他们的高墙大院却空了下来,这不是剜了自己的心吗?村里人来人往还是不是的刺她一下,她不就更多的怨气了。
易氏这边被心绪堵着,山脚可就是另外的一番景象。
之前挖鱼塘的泥都用木框打成了泥砖,现在泥砖都晒干了,家里一群男丁又开始在池塘的边上,又挖了地基建了一个大院子。
家里新建了房子自然高兴,又还几天就过年了,家里把最后的一头猪给杀了,在新房子里热热闹闹的开灶做了三大桌子的饭菜,请了村里空了过来帮忙的几个熟人,村里人现在对着陆老头一家都堆了笑脸。
一头猪除开三桌和留下过年的,还剩下来有半只,陆老三又和官代秋进了一趟城里,将这剩下的半只猪一分为二给江府和宋捕头送了过去。
转眼到了年三十,一家人终于闲了下来,灶房里有陶氏和方氏小枣忙着,把其他人都赶了出来:“你们玩你们的去。”陶氏满脸堆笑,一副把灶房包下来的架势。
“哦!”海棠也只得背了小胖墩去找陆容舟了。
小胖墩如今有四个月了,脸越长越开,专挑了爹娘的有点长,就这么小小的人一看长大就是一个俊公子了。小人儿现在还是吃饱了就睡,趴在自家娘亲的背上睡的香甜,小小的眼睛小小的鼻子嘴巴,一双眉毛已经有点型了,戴了一顶红红的虎头帽,撑得红通通软萌萌的心都要化了。
陆容舟领了柏儿和昌儿在用红纸写对联,贴对联,把家门只要是有门的地方都贴的满满的。赖氏挺了个八个月的大肚子,和桂圆围坐在火炉边上剪着窗花,剪了有竹子、梅花、桃子、小鱼、还有小娃娃、小老虎、福字、春字、灯笼、凤凰。
桂圆更是手巧,剪了一副大大的胖娃娃抱了一条鱼,要贴在赖氏的房间:“你每天多看看,保准生个大胖小子。”
海棠进来一听打趣道:“娘把之前我们房里贴的胖娃娃给贴在了嫂子的房间,嫂子的眼睛都要忙不过来了。”
桂圆一听也跟着笑了:“那多贴一张,保准生个白白胖胖的小子”。
赖氏见她这样,也知道她是一片好心,自己又怎么会拂了她这份好意呢:“姐姐剪得和那贴的又不同,等会叫你三哥贴床头。”说着把那剪好的红纸接了过来,心里多少都有了压力的,她就怕自己这胎如果不是男娃娃。
海棠又如何不知道赖氏心里所想,走过去也围坐了在炉子边,捏了捏赖氏的手:“嫂嫂不必焦虑,这胎我看着就是男孩。”
赖氏也只得这么安慰自己。
“可算是......可算是贴完了。”房门打开,昌儿一个劲的冲了进来趴在了桂圆的膝盖上:“娘,小舅舅带着我们把家里所有门都贴对联啦,我舅舅负责写,二表哥负责贴,我负责拿糊糊。”说完挺了小胸脯,一副讨奖赏的小模样。
“昌儿现在越来越能干了,要多吃饭长高高,明年还跟了舅舅和表哥贴对联。”桂圆帮昌儿整了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