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乔婶看海棠是乡下人,还有点看不起她的意思,觉得她就只是个巴结人的泥腿子,看她扒了关系往上爬就觉得她就会投机取巧,对她多少有点芥蒂之心了。自家小姐生性纯良,自己得多长一双眼睛才行。
“二少爷毕竟和大少爷不是一个娘生的,现在府上大少爷接管了生意,要是二少爷读书读不出名堂,这以后府里的家产二少爷还能得多少?”乔婶看自家小姐还在纠结,知道她是怕二少爷为难,要说现在还有谁真心实意为着小姐着想,怕整个江府也就只剩这个二少爷了。
穆长缨又何尝不知道,只是自己也没问过表哥的意思。
海棠和穆长缨打交道也只有上次一回,现在发现了这个姑娘心地还是善良的。
几个人在竹林里一阵商量,决定先置办了织机,再买几亩良田种桑,这些都需要钱,最后商议先办五台织机买十亩良田,这些成本两个人平摊。
两人商量了一阵,又沿着山头慢慢的走了一圈,绕了回来佛堂,此刻已经是晌午十分,海棠和穆长缨手里提了几根没动过的青瓜到佛堂后面的禅院,将青瓜放在了禅院的石桌上,又到佛堂里捐了香油钱就下了山。
海棠下山后去了店铺里,现在的陆老三和赖氏已经很有老板和老板娘的样子了,两人一人在店铺里看了店面记着账,另外一个则在杀鸡杀鸭调制腌料。
海棠来进店的时候陆老三在接待着客人,她背了小胖墩直接到后院找了陶氏赖氏。
小小的院子里有一口小井,院子里还摆了好几个鸡笼,鸡笼里还装有鸡鸭,赖氏在院子里拔着鸭毛,看到海棠进来忙洗了手走了上来:“饿了没,我们都没等你先吃饭了。”说完自己去灶房里端了饭菜出来,又拿了碗筷,倒了一碗水:“先喝口水,小胖墩饿了没?”说完就去看海棠背上的小胖墩。
陶氏一听海棠的声音,也从左边的房子里出了来,后边跟了春儿:“来啦,我给小胖墩蒸了鸡蛋羹,孩子饿了没?我来喂他吃。”说着从海棠的背上抱了小胖墩。
海棠喊了陶氏娘,又把春儿抱过来香了一口:“想五婶婶没?”
春儿才个把月不见海棠,倒显得有点生疏了,抱了陶氏的腿了,偷偷的看着海棠。
海棠对着她笑笑,又抬起头来问陶氏和赖氏:“这里住的还习惯吗?”
陶氏和赖氏都笑了,陶氏道:“开始还觉得吵呢,叫卖声吆喝声吵吵的头都有点痛,春儿倒是喜欢,天天都想往外跑,这里什么都有小孩子可觉得新鲜呢,买东西是方便,柴米油和菜都是家里带出来的,我就出去买个酱油买点盐巴,这卖货郎时时有,还有杂铺店都有,可方便了,晚上都店铺还点了灯笼,乖乖我们院子都能有光,咱们家都可以不用点灯呢。”
海棠听陶氏想到哪说道哪也笑着,知道是她是兴奋呢。
赖氏也道:“白天也没空出门,到天晚了我都和娘出去走走,晚上也热闹呢,我看好多店铺晚上也开张做生意,都坐满了的客,那些晚上出门的都是坐马车的,我们也不敢逛得太久,出门瞧瞧就回来了,城里晚上也点了灯,晚上还有打更的,开始还把两个孩子都半夜吓哭了呢,现在春儿天天都闹了要出去,我们白日没空,也不敢把她放出去,这么小的人,就怕被别人摸了去呢。”
海棠看她们的状态,也知道她们也喜欢这样的生活,自己也放下一颗心来:“店里可有人来找麻烦?”虽然每次二哥和姐夫回来都说没事,可男的心思毕竟比较粗,对一些小细节有些没那么敏感,海棠觉得还是要问问三嫂才放心。
赖氏摇摇头:“没呢,你不知道那江府公子的舅舅,天天路过都带了人过来和你三哥打招呼,这些周围的人都知道我们认识捕头老爷,都客气着呢。”这个宋捕头真是好,看来送出去的鸡鸭猪肉一点都没白费呢。
那就好,那就好。
吃过饭,海棠又去药店里买了一些药给陆容舟送去了学塾,这还是海棠第一次来找他,陆容舟也显得很是兴奋。出来的时候都是跑出来的,额头上还热的冒了汗,看到海棠细条条一个人站在树下,穿了一件碧绿色的薄衫,腰间系了一根流苏腰带垂了下来,微风一吹随风翻飞,挽着简单的妇人髻,插了一支简单的银簪只,简简单单又清清爽爽。侧边还挂了一个小布兜,布兜还往下坠着。
胸前还用布袋背着小胖墩,小胖墩趴在海棠的胸口明显是睡着了,露出来的小脚丫上穿的是一双虎头虎须的鞋子,脚还是如同藕节一般,胖乎乎肉嘟嘟的。头上带了一顶遮阳的小帽子,陆容舟看得心都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