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的赵康又想起来另一个恶心陆容舟的方法了——你一家这么看中这家烤鸡店,那我也就在他对面再开个。
没用十天的时间,赵康果然在陆家烤鸡店的对面盘了个店铺,又找了人手找好货源,不到一旬的时间就扯了旗帜开了起来。
开业的当天还大酬宾,以半价的方式在店铺门口招了人赚吆喝,一时之间,店铺的客人都被揽了过去。
赖氏看了,急得团团转:“这可怎么是好?”
陆老三还稍微比较淡定一点,还是叫照常杀了鸡鸭,就是比之前数量上少了些:“鸡鸭还是照常烤,到了未时末没卖出去的就都给老五学塾里送过去,三个人也能吃不少,再送些给先生,也差不多。”
赖氏发着愁,自己是妇人家也没主意,只得按了陆老三的吩咐去做了。
半价是亏本的状态,赵康家底厚可不怕这么亏,只要看到对面店铺没生意,他心里就高兴。
连日来去了学塾,看到陆容舟都带了讥讽的笑——看你能神气到几时,泥腿子就是泥腿子的命,就算考了个秀才又有什么了不起的。
赵康因为撒银子绊住了陆家的脚,他春风得意,还隔三差五就送了烤鸡鸭给学塾的先生同窗,所谓拿人手软吃人嘴短,一时间,学塾里的人包括大部分的先生对赵康又是一片的赞叹声。
然后没过几日,事情就急转直下,两家店铺情况又对调了下,轮到自己家的烤鸡烤鸭没人问津了,陆家的店铺又恢复了往日的状况,赵康如锅里的蚂蚁,揪了伙计的衣襟就问:“怎么回事?”
店铺的伙计也说不出个一二来呀,自己的这份工赵康可是给了自己大价钱的,自己也是用心的在准备,可刚开始的生意好好的,谁知道几天过后,来的人就越来越少了,就算是价格再往下压了压,也吸引不了人过来了,伙计也每天愁得头发都要掉了一地了:“赵公子,这情况,这情况,我也不知道要如何是好啊。”
这一句话成功的惹怒了赵康,我请你来解决问题,你跟我说不知道,顿时心里像裹了层火,开始口不择言了,瞪着伙计道:“那我要你有何用?”
平日里被好吃好喝好价钱供着的伙计被雇主这么骂,也是没了办法,留不住客人,可不就是自己的问题了。
赵康感觉自己好不容易找了方法堵陆容舟家的财路,这堵来堵去没堵着,别人家的生意反而更好了,自己心里气到不行,既然这个办法行不通,那就换别的办法。
赵康开始找人隔三差五去为难陆家烤鸡店了,一会是吃了鸡鸭拉肚子,一会说鸡鸭里边有虫子,一会又说鸡鸭都变了味道,想到怎么搞就怎么搞,反正就是不要他们家好过。
这个情况陆容舟也有预料,在陆老三来私塾里送鸡鸭的时候就已经提前叫他做了一手准备了——将所有的鸡鸭都用油纸袋子装了,并且在每个袋子上都标注了日期和编号。是的就是每天供应的鸡鸭都有号码牌了,能一一对应起来。
后来海棠还出了主意,近期来买烤鸡烤鸭的除了对应编码外,还都留下了姓名,只要肯留下姓名的就是店铺的会员,以后来店铺消费可以拿折扣,并且在生辰这天可以免费领一只烤鸡或者烤鸭。
这样一整套下来,来店里消费的也都不嫌麻烦都留下了姓名。
这样赵康找的人来搞事情的,只要对应不起来编码和姓名的,陆老三就把人往衙门里领,反告一通,陆家这边能拿出有理有利的证据,搞事情的哑然无声,一顿板子下来,再没人敢领了赵康的钱去陆家烤鸡店搞事情了。
赵康这招不仅没把陆家的生意搞垮,反而生意更旺了——原来是赵康的店铺里的烤鸡烤鸭就单纯的把鸡鸭烤熟,没有用料理腌制过,入口也是索然无味,再便宜别人也不愿去买。
海棠这些日子也没有闲着,自从陆容舟考上了秀才,好似也成了她的通行证一般,出门做生意谈生意都容易了很多,再加上有穆长缨和乔叔在从中出力,到了十月底就已经在山围村的老宅子里先置办了五张绸机。
海棠托江寒的关系,通过宋捕头雇了一个会点拳脚功夫的大汉来看守院门,这位大汉大概四十来岁,长的满脸的胡子一脸的凶相,在院子门口一站,就很能镇门。这位大汉因为一次缉拿贼人被打伤了膝盖,膝盖没有养好走路一瘸一拐被衙门辞退,要不然也不会被海棠捡了个便宜。
大汉名叫马东,人看着三大五粗的却娶了个娇小娘子,比他还小上十岁,还有一个已经十二岁的儿子,平日里也不爱读书,就爱跟了马东舞刀弄枪,因为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