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陆容舟却不想她再问下去了,一路上又拉着海棠买东买西到了放牛车的地方,又是一大包了,陆容舟往海棠怀里一塞,阻止住她的提问:“回去跟家里人分一分,天气也不早了,你和二哥一路都要当心些。”
眼看也是要耽误了他半天的读书功夫,也打算放过他算了,反正回去也能知道他买的是什么。
等回到家,陆老二还单独的把包袱给了海棠:“老五叫你单看。”
……
海棠脚步一顿,这要是什么才叫两个男人都神秘兮兮的。
海棠只得抱了这个包袱,雀跃的回了房间,把包裹往桌上一放,就忙不逸解着包袱,里边却是一个梨花木做的四角的灯,四面都雕刻了海棠花叶,丝绢上画些图都是些海棠将开半开的样子,有点含羞带怯的样子,四根木雕上都挂上了红穗,长长的垂了下来,甚是好看。这个灯做工也不繁复,就是这个花画的有点多了,拥拥挤挤的就觉得俗气一些。
海棠摇头笑笑,相公莫不是觉得自己名字叫海棠自己就喜欢海棠花了?还是因为自己叫海棠他就很喜欢海棠花了?但就是一盏灯有什么好避开自己的。
到了晚上,海棠把蜡放在了灯里,在房梁上打了一枚木钉,将灯笼挂在了房子的正中央,刹时间,房间光亮如昼。就连刚刚被海棠放进去被窝里的小胖墩也翻身起了床,把眼睛睁的大大的嘴巴也张的大大的“咦”了一声:“娘娘。”
海棠想到这个小胖墩的爹爹难得的浪漫一次,还遮遮掩掩的,怜爱的看着眉目几分像他的小胖墩,心里软软的,上前提了小胖墩又把他塞进被窝里:“可不能学你那个木头爹爹。”说着说着,自己噗呲一声笑了。
小胖墩也不知道自己娘亲说的是什么,只觉得好玩又新鲜,只两脚蹬了被子,就要去找昌儿来看,海棠把这个滑不溜秋的儿子按在了床上:“哎哟,你个小傻瓜,哥哥都睡了,明天再去了。”
结果到了第二天一早起来,小胖墩穿了一件海棠做的羽绒衣裳,又戴了一顶小帽子,就脚步不稳的就要去找小哥哥,他还记得要跟哥哥分享这个有趣的东西。
昌儿仰头好奇的看着这个灯笼,新鲜是新鲜,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就牵了小胖墩的手出去玩了。
如今七岁的竹儿也变得懂事了很多,家里的两个小皮猴都归了她管,小胖墩现在越长越不胖了,竹儿经常牵了他的手带了昌儿到老宅子里找小枣,在织坊待一阵子又带了两个孩子到山上找大人玩,反正就是闲不下来。
因为马东的到来,时间长了他已经把自己住的院子改成了一个武官一般,有木架子吊起来的沙袋、有木桩打的梅花桩和木桩、还有石锁石墩,甚至还弄了一个箭靶。马东天天带了他十二岁的儿子马厚泽在这里锻炼身体,几个小孩儿也觉得新鲜,天天都要往这边跑了。
天气越来越冷,到了一月底已经下起了雪,织布的几个屋里不好放明火,海棠又开始按了之前的设计,给屋里供了暖,即便外面在冷的天气,里边也是暖洋洋的,也不影响大家手脚速度。
丹荷第一次体验这个东西,格外的兴奋,屋里又大,装得下五张织机,五个人天天待一起,由于不放杂物,显得很是干净整洁,不用明火屋里也暖烘烘的,窗户开一点能透了气也不觉得冷。
“咚,咚,咚”三声一响,海棠就开了院门,来的是易氏,搓着一双通红的手:“弟妹,我来找你说一点事。”
海棠将易氏领了进来,屋里的炭盆里木炭正烧的旺,旁边还搁了番薯、花生、芋头,花生的壳儿炸开来,海棠就拿了竹筷子一个个的夹出来放到边上的盘子里凉着,竹儿昌儿松儿三双眼睛都盯着,等还没冷却就一哄的抢,抢不过的就抱了海棠的腿要闹。
海棠只得抓了一把的花生放到炭盆里,轰的炸开夹上来,吃得几个小屁孩都不抢了,这才留下来一点给大人们吃。
海棠将盘子里的花生往易氏眼前推了推,易氏捡了一个剥了开,把红色的仁用手揉了揉吹掉。
“虎娃上回来信说,现在学塾可以报名了,可是学塾里的位置一下子就给抢了,现在学塾热门的很,怕是明年抢不到位置给大牛,这事我叫虎娃找了他叔问问,他一个秀才应该能拿下一个名额吧?”易氏一来,铺垫都没做,就直接说出了口。
海棠一笑:“这事相公跟二哥说过了,已经帮大牛报名了的,明年就跟了虎娃一起去了。嫂子空了给大牛准备一些衣裳,他们学塾毕竟不是官学,衣服可没有统一呢,都要自家带了去的。”
得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