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腊月头上天天都挂了太阳,还没出元宵,大家都喜欢走门串巷出来溜达溜达晒晒太阳,陆家的田地里最是热闹,天天都出来一群的人围了明火嗑瓜子聊着天。说到这,还得说说陆老大和陈氏,年前就砍了竹子在山脚下搭了一个凉棚,这个凉棚平日里供他们休息用的,太阳大了偶尔进了凉棚喝喝茶乘乘凉,下雨天了又可以躲躲雨,如今村里人聊天不好往陆家院子里去,都聚集到这个凉棚外了。
本来陆老大和易氏搭这个棚子是为了方便他们自己,没想到却起了大大的作用——棚子搭在山脚,时常人来人往的,好似为山上增加了一个放哨点一般,喜得陶氏一回到村里,就夸了老大算是办了一件有模有样的事。
如今家里的生意也越做越好,老三和海棠也没有丢下其他的兄弟姐妹,老大和老二得了利,尤其易氏,对陶氏和两个妯娌的态度都是一百八十度的转弯了,说话再不夹枪带棒,甚至对桂圆和昌儿都是和风细雨的态度了。
过年的时候还难得的给所有的孩子都在城里买了一套新衣服,每个孩子都有,一个不落,自从家里分配了资产后,易氏更是,把家里过年的糖果都兜了出来,只要见着了几个孩子,都每个人塞零嘴,连一直不待见易氏的陶氏都开口道:“没想到还能见到这只铁公鸡拔毛的时候。”
海棠和赖氏听了,都相视一笑。
赖氏手里抱了十个多月大的儿子,笑了一会,也难得的开起玩笑来:“那估计要说这鸡养的越多咱们边就越赚钱,那大嫂不得玩了命的养?”
这下轮到海棠和陶氏笑了。
可不是,以后怕是等易氏知道这么个情况,估计再多的鸡她养起来也不嫌累。
笑声还没落下,桂圆就进来了,身后跟了翠花,翠花如今也可以独当一面了,一进了门,就笑盈盈的,拿出来两双虎头鞋,一双给了海棠,一双给了赖氏:“桂香给两个孩子都纳了鞋子,也不知道合不合穿。”怎么会不合穿呢,桂香虽然不好到这院子里来,却央求了桂圆量了尺寸,年前太忙紧赶慢赶没有赶得及,这两天刚刚纳好,就托了翠花给带了上来。
海棠双手接了过来,一看这老虎的胡须都是用的金色的丝线绣的,埋怨道:“翠花嫂子叫桂香别那么破费了,小孩子怎么用得着那么破费。”
翠花笑笑道:“那丫头说鹤枫都在城里,得跟了城里人来。”
赖氏看这双鞋子的用料都不一般,软软的绸布鞋底厚实,一头老虎绣得活灵活现,鞋后跟还绣了一根老虎尾巴,尾巴上也还绣了鬃毛,真是一双巧手:“没想到桂香妹妹的手竟这般的巧,弟妹说的对,叫妹妹不必太过破费了。”
海棠见这一年来桂香也变化很大,虽然还是不爱说话,可是整个人都变得有自信了许多,这过了一年又大了一岁,村里很多的人都开始说她是老姑娘了,能干又有什么用,还不是嫁不出去成了老姑娘。有人看桂香在陆家做工了,知道她能挣钱了,甚至觉得桂香年纪大也没什么了,跟李长富提亲去。这李长富现在也知道自己家里的两个女人是下单的金母鸡,哪里舍得放人,这女儿大了就大了吧,大不了不嫁,一年就能挣个二两的银子的姑娘,怎么舍得嫁给了别人,要是嫁了,自己这好吃好喝的日子可就要没了,于是来一个就拒一个,气得翠花壮了胆子跟李长富吵了好几回架。李长富现在也不敢动手,吵了几回架又便了性子,开始谄媚地哄了翠花,说以后一定找个称心意。
这边桂香却是另一番态度,拉了翠花的手:“娘,你不必忙活了饿,这辈子我是不想嫁的了。”
翠花一听,哪还承受的了:“怎么能不嫁,你这是要剜了娘的心吗?”
桂香坐在临窗的凳子上,神情淡淡的:“嫁人有什么好,如若都如爹这般,也没什么意思。”
翠花一听自己想哭了起来,感觉是自己害了自己家的闺女:“这像你爹的能有几个?”
不管怎么说,桂香就是一副看破红尘无动于衷的样子,急的翠花都在桂圆面前都哭了好几回。
海棠伸手从怀里掏出来一块帕子,递给了翠花:“嫂子不要急,桂香是个好姑娘,等织坊上了正规,我带她动出去走动走动,指不定就有了姻缘。”
赖氏也安慰道:“就是,我在城里也帮忙着留意。”
翠花一听,可不就高兴坏了,眼泪都还在眼眶里,就笑了起来:“也不知道桂香有这么好的福气,就怕城里的人看不上我们家桂香年纪大,还是找个乡下的门当户对好。”
桂圆在边上帮着说话:“翠花婶子,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