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里面,司马懿已经以太傅的名义召开了军前会议,很多之前的旧部都出来效忠,并且很顺利的接管了宫里面的守卫,
司马懿又去见了太后,然后拿到了懿旨,并且一再表示,自己也是为了大魏天下,现在已经到了千钧一发的时刻,清君侧才能够保证曹魏江山永固。
司马昭和司马师两个人在此次发动事变当中处置得当,反应灵敏,司马懿深感放心。开完了军前会议之后,
司马懿派出了两路人马去面见圣上,要迎回圣驾,同时向天子表明自己只是一心为了大魏天下的未来,才不得已出手清君侧,
毕竟江南孙权还虎视眈眈,西蜀刘禅也不是善茬,当此非常之时,作为四朝老臣,司马懿不得不站出来维持局面。
曹芳知道,单凭自己的号令,不足以抵御司马懿,哪怕是大汉的时候,形式上是统一的,汉献帝依然号令不动各方诸侯,
何况现在是分裂三国,如果内部出了事情传出去保不准东吴会趁虚而入,还是内部消化的好,
不过如果曹爽能够奋起一搏,引来几路人马勤王,形式或许可以反转,毕竟司马懿家族一直是自己心上的芥蒂,
但是如今看来,曹爽果然是废物一个,面对突发状况毫无预案,只会捶胸顿足,以泪洗面,果然是自己高看了这个叔父。
这边,桓范正在劝解曹爽:“大将军不要悲伤,我出城的时候,已经把大将军印戴在了身上,正在这里,
当务之急就是大将军要调兵勤王,天子也在我们手上,这是王牌不能丢,大将军万万不可犹豫徘徊,错失良机啊。”
曹爽叹气道:“智囊,你说的轻巧,我的家眷现在都在城里面,司马懿已经控制了城里,她们生死未知,你叫我如何能够分心去调兵勤王,还是让我再想一想有没有万全之策。”
桓范叹气道:“大将军,我冒死前来就是不想跟司马懿这样毫无信义,包藏野心的人同流合污,大将军你要当机立断啊。”
这时候司马懿派出的人马已经到了,先是参拜了天子曹芳,然后告之太傅司马懿并没有反叛,只是为了大魏天下而不得已“清君侧”,希望陛下谅解,现在车马已经备齐了,还请摆驾回宫。
另一路人马也到了大帐里面对曹爽表示,太傅司马懿今日的举动并没有伤害曹爽家人,只是安排保护起来了,
太傅之所以这样做其实完全是因为大将军的权势太大了,让人害怕,而且大将军对于军国大事不堪其扰,
东吴孙权和西蜀刘禅又一直意欲侵犯,太傅不得不挑起来这副重担子,还请大将军不要多心,现在只为了削去大将军的权,
娇妻美妾和府里面的开支用度一样不少,还是过呢以前一样,如果大将军配合,那么回去之后
只要不贪恋权力,仍然可以安享晚年,如果大将军要是想调兵妄图挟制天子来对抗,那么等待的只有谋逆罪。
曹爽听了之后,心里面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了,这下终于不用自己调兵勤王了,毕竟自己也不擅长,还可以回去继续做自己的富翁,
还有娇妻美妾和锦衣玉食,这就足够了,想到这里,曹爽道:“请回去回禀太傅司马懿,就说我曹爽愿意交出兵权,这是大将军印,请你带回去,以表诚意。”
桓范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带出来的大将军印又被还回去了,顿时火冒三丈又气又恨道:“大将军,司马懿是豺狼也,
他的话怎么能够相信呢?此时如果调兵勤王尚且有九成胜算,如果这样放弃回城,那么一成胜算也没有了。大将军三思而后行啊。”
曹爽摆了摆手道:“智囊,你不要再说了,我知道你素来是一片忠心,你能够冒险出城把大将军印带出来,还给我出谋划策
已经尽到了智囊最后的责任,是我自愿回去的,跟你无关。你不必难过。我料想太傅一定不会有负于我的”
桓范听了曹爽的话,急火攻心,顿时觉得上气不接下气,然后跌跌撞撞的冲出了大帐之外,光着脚鞋子都跑掉了,
不知道跑了多远,跌倒在草地上,然后仰面躺下对着天上的流云高喊道:“曹真,曹子丹,
你一生功勋卓著,聪明机智,如今怎么生下来这么笨如蠢猪的儿子,真是讽刺啊,哈哈哈哈哈哈......”
曹爽回到了府里面之后,司马懿先是让人安排继续保持之前的开支用度,锦衣玉食生活得以继续,曹爽不仅暗自得意,
为自己能够回来的明智选择而沾沾自喜,如果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