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林若竹出院之后,家里维持着表面的平静。
很快就过年了,如往常一样大年三十前一天她的哥哥林若松和嫂子刘虹回来了。自从他们结婚就在县城住了,林若松结婚后就开了个五金店以维持生计。有事或者逢年过节才会回来。他们这次回来之后发现林若竹对他们不冷不热,完全没了以往看到他们那样的热情。住院时,他们也来看过一次,但那时林若竹正忙着消化自己重生的事情,所以也没有怎么搭理他们。那是两人只以为妹妹被吓到了,所以看起来呆呆的,也没太过在意。
直到这次回来,妹妹看起来已经大好了。但总觉得好像什么东西变了。虽然对他们也说话,但总是没有以前亲近,以前他们一回来,林若竹总是喜欢找嫂子聊天。因为她觉得既然嫁到自己家就是一家人,当然要对她好一点。再说自己母亲强势的性格自己是知道的,有时候难免受委屈,所以经常会去和嫂子聊天,让他不要感觉在这个家中不受欢迎。
林若松夫妇哪里知道,因为前世的事情,林若竹已经看透了两人,目前自己还没有能力做什么,但也不想跟他们有过多的纠缠,表面上过的去就行了。
上一世林若竹从小跟哥哥不太亲近,因为相差几岁,所以他们总是不在一起上学。后来林若松出去打工,交流的更少了。直到林若竹上了大学,林若松也不会打电话关心,也不会像其他哥哥一样给妹妹打钱,或者买东西。可是即便是这样,虽然跟哥哥交流不多,但总归是自己的哥哥,还是有感情在的。而且林若竹也没有计较这些,虽然看到同寝室的同学都会收到哥哥姐姐的买的衣服、礼物、时不时的电话关心和金钱支援的时候,她也会羡慕。但她想哥哥心里肯定是爱自己的,只是他自己也没钱,而且又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而已。
她哪里知道哥哥早就对他不满了,从他上大学到研究生,再到创业。觉得林若竹上的学多,花的钱也多。而自己就上了个初中,没花家里多少钱,觉得家里偏心。而母亲竟然还给钱让林若竹创业,这更是偏心偏的没边了。
所以自从林若竹开始自己创业,他和哥哥一家的关系已经到了决裂的地步。因为哥哥觉得父母为妹妹付出的太多了,而反观自己父母却没有对他帮衬多少,觉得母亲偏心。但是他从来没想过,当年母亲李翠兰求着他去上学,是他自己最后不去的,非要出去打工。他结婚、开店都是父母给的钱。
而让林若竹最接受不了的是,当林若松得知母亲生了重病,他一分钱、一分力没出也就罢了。甚至连电话都没打一个,问一问病情,关心一下。对自己的亲生母亲都能这样,把几十年的养育之恩放到了哪里?
那时候林若竹也想过是不是受了刘虹的挑拨,因为刘虹时常受母亲的气,所以给吹了枕边风?但林若竹又想,即便是这样,这样轻而易举就能让他把亲生母亲的安危抛掷脑后,那他也没什么值得救了。如果是他自己的决定,那更不可饶恕。
所以从上一世母亲去世的那一刻起,林若竹就决定只当没有这个哥哥的存在。
转眼来到大年三十,像往年一样,母亲和嫂子刘虹在厨房忙碌着做饭,父亲林建民和哥哥林若松在贴春联。林若竹自己坐在灶头添柴火。一切那么和谐又那么诡异,那诡异就像灶膛里的火,盖起来悄悄的在燃烧锅里的水,在某一刻这锅水就沸腾了。
忙到四五点,饭终于好了。大家围坐在方桌前,把林若竹的奶奶也叫了来。林若竹的奶奶平时不跟他们一起吃饭,她自己住自己做饭,因为他和儿媳李翠兰总是吵架。都眼不见为净,干脆分开来。
今天的每个人把所有的不满都压下来,维持表面的和谐吃过这一顿饭,也就结束了。
鸡鸭鱼都有,还有林若竹想念很久的卤味。上一世自从自己创业就好几年没有回家,也很久没有吃到这口味道。吃上一口,林若竹差点流下泪来,终于再次吃到了母亲做的这口味道了。
母亲见她喜欢吃,也一直不停地给她夹菜。
吃过饭就是大部分家庭的既定节目——看春晚。围坐在火炉边,边吃水果瓜子边看。一转眼已到了十二点,林若竹已经困的不行了,先去睡觉了。
林若松夫妻见状也准备去休息,林建民和李翠兰准备把东西收拾一下也就去睡了。
第二天早上大年初一,林若竹醒来已经是九点多了。大家都已经起床了,马上就要吃饭了。
在农村一天就吃两顿饭,九十点吃早饭,三四点吃午饭。
早饭是昨天剩的一些菜,昨天做的太多,很多没有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