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走到当年那一步,也不能单纯说都是苗玉兰的责任,肯定这中间还发生过一些别的不愉快的事情或者是激烈的冲突,不过,一切都已经过去了!
穆安宁都十六岁了,再去想当年的种种,没有什么意义。
现如今,最重要的是把以后的日子好好过下去。
“那就离婚吧!”苗刚沉沉开口说道,“不过王文凤推安宁下山这个事情,我们是不是该去派出所报警?”
“肯定要报警!”苗强恨恨说道,“她这是杀人,故意杀人,我们安宁是命大,不然那么高的山摔下来,不死也去了半条命!”
穆安宁倒是有点犹豫,不是不想报警,是她害怕如果他们去报警了王为民一怒之下不肯和苗玉兰离婚,那就麻烦了。
“怎么了?”苗玉兰注意到穆安宁的欲言又止,问道。
“大舅,二舅,我就是担心,如果我们报警后把王为民给惹怒了,他拖着我妈不放,不肯离婚怎么办?”
这并不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毕竟不管最后警察能不能找到王文凤推穆安宁下山的证据,只要苗家这边报了警,这个事情马上就会闹大,也是代表两家正式撕破了脸。
谢丽霞在一边说道,“要不咱们先把王为民找回来,要求他马上和玉兰离婚,如果他不同意,咱们就拿王文凤推安宁下山这个事情威胁他,王为民为了保住王文凤,肯定会痛快答应离婚的。”
顿了下,谢丽霞又补充了一句,“毕竟做了坏事的人肯定会心虚,王文凤是毒,不过她年纪也不大,肯定害怕坐牢的,打铁趁热,咱们现在就去找王为民,不然等他们那边冷静下来不承认或者把王文凤送走就麻烦了。”
这个时候国内还没开始普及治安监控,就算是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知道有监控这么个东西的人都不多,更何况农村人了。
九十年代我国治安形势严峻,人贩子极度猖狂,破案率低,其中有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这个时候公共场合不像后世那样到处布满了天眼,买票什么的又不需要实名制,犯了罪的人如果有心想躲起来,是真的能躲上个二三十年都找不到的!
监控都没有的时代,就更不要提什么网络找人DNA基因库之类的了。
谢丽霞的话把其他人都提醒了,是啊,要是回头王家人醒过神来,王文凤跑了怎么办?!
苗刚想了下,说道,“我和老二去县里找王为民,凤娟你和弟妹帮玉兰先收拾东西,看看哪些是玉兰自己的,咱们都收走。”
苗刚也是挺果断的人了,既然做了决定,那就不要拖拖拉拉,速战速决。
苗玉兰说道,“大哥,当年建这房子的时候我是出了一半钱的。”
苗玉兰刚嫁给王为民的时候,王家其实也就破屋三两间,否则当年王为民的前妻也不会扔下他和一双子女跟人家跑了,就是嫌弃王为民没出息,赚不到钱,说来好笑,王为民和苗玉兰结婚一年后,不知道走了什么狗屎运,去县里的时候救了个人,那人就是他现在工作的皮革厂一个副厂长的老爹,为了报恩,人家就给了他这么一份工作,也是从那开始,王家的日子才慢慢好起来。
王为民兄弟两个,他的老母亲现在还健在,跟着王为民的大哥王为国生活,王家这个老太太倒不是那种特别偏心的,两个儿子都疼,但因为王为民的前妻柳琴是跟人跑了的,她恨屋及乌,对长得和柳琴有七八分像的王文凤是不大喜欢的,至于王文龙,因为是孙子,王老太太倒还是一样的疼爱。
这老太太不是什么坏人,苗玉兰嫁进来后和她处得还行,当然,你要说多深厚的感情肯定没有,毕竟她和王为民本来就只是一对表面夫妻,对男人都没感情了,更何况是男人的娘。
王老太太对穆安宁淡淡的,但却比对王文凤好,虽然穆安宁和她没有血缘关系,但也没有仇啊,老太太对穆安宁的态度就是那种跟对邻居家孩子一样,反而是每次看到自己的亲孙女王文凤的时候,老太太就没给过她一个好脸色。
穆安宁猜测,可能这点也是王文凤嫉恨她的原因之一。
王家的这个房子,是苗玉兰嫁进来的第五年建起来的,那个时候王为民已经在皮革厂工作了几年,手里也攒了点钱了,而苗玉兰脑子灵活,手又巧,平时除了把自家那几亩地的活干好,闲暇时候还会做些吃食去镇上卖,不是什么特别的东西,基本上就是什么绿豆糕红豆糕之类的,东西虽然普通,但苗玉兰可能在这方面有特别的天分,一样的东西她做的就是比别人做的好吃,别看一块小小的糕点就卖那么一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