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为民的这个年过得很糟心。
因为他没想到自己那个过了年都已经十九岁的女儿这么没用,之前冬至祭祖看她做得有模有样的,还以为过年这么大的事情,她肯定也能安排好,谁知道,三十那天到家才发现家里什么都没有准备!
没有杀鸡,没有宰鹅,没有做粿,甚至连筅囤这个事情都没有做,当他回到家的时候看到那一院子的乱糟糟时真的想吐血!
就更不要提那些过年祭祖拜老爷要准备的各色祭品大金香烛了!
至于年夜饭,呵呵,那就更不要做梦了!
问王文凤这些天都在干什么,她还挺委屈的,说她在城里认识了个大姐,卖服装的,她想跟着人家学做生意,所以这些天都呆在城里人家店里学习呢……
再说了,以前每年过年这些事情都不用她操心,王为民也没叫她回来准备过年的事情,她还以为她奶奶会帮他们家把这些事情都安排好……
更何况,这些事情她也都不懂的呀!
就算让她回来她也不会,最后还不是要跟冬至那次一样让她奶奶过来教她,还不如干脆直接让她奶奶帮忙呢!
王文凤最后还牵扯到了苗玉兰身上,“那个女人就是故意的,这些事情她以前都没有教过我,这一下子这么突然,过年这么大的事情,那么多要准备的,之前我都没弄过,你叫我怎么办啊?”
“再说了,我又不是故意不回来的,我那是去学怎么赚钱,而且就算我回来了我也什么都不会……”
这么一通哭诉下来,最后王为民居然觉得她说的也有道理,甚至王为民还迁怒到了苗玉兰身上,觉得这当后娘的果然不安好心,什么都不教文凤,这是存心想把文凤养废的心思啊!
看看村里和文凤差不多大的女孩子,哪个做起家事来不是头头是道,所以老话说的对,不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就不会疼!
当年他也是瞎了眼睛了,怎么会觉得苗玉兰是个好的,同情她们母女不容易,居然会脑子进水把她娶了回来,搞得现在不仅害了文凤,还让柳琴心里也生了芥蒂!
苗玉兰要是知道王为民的想法,肯定会啐他一口:你莫不是脑子有那个大病吧!
当年结婚前双方就说好了,做一对挂名夫妻,她帮着王为民照顾他的一双儿女,而她们母女则是从村尾那偏僻地方搬进王家,求得一个安身之所。
双方各取所需,各自子女各自抚养,家庭开支共同负担,要真计较起来,还是她吃亏了呢!
再说了,当年是她不想教不愿意教王文凤的吗?每次她想教王文凤做事,她就会骂她果然是当后娘的,不安好心,想虐待她,还跑去外面哭诉,还好村里人大多知道她为人,否则她真的是要被冤死了!
这种事情来了几次,她干脆也就撒手不管了,她又不是脑子有病,王文凤想当公主就去当呗,反正以后嫁人了什么都不会那是她自己的事。
只能说,人心本来就是偏的,尤其像苗玉兰和王为民这样的既是半路还是有名无实的夫妻关系,王为民娶苗玉兰回来的目的就是帮他照顾一双儿女,现在王文凤把自己什么都不会的锅推到苗玉兰身上,王为民不会觉得是自己女儿懒,只会认为是苗玉兰不安好心,把他好好的女儿给养废了!
苗玉兰:……果然脑子有大病!
不过再糟心也还是要先把这个年对付过去,最后王为民还是只能去找他老娘帮忙了。
王老太太不喜欢王文凤,但还是心疼自己的儿子孙子,王为民也算懂得看个眼高眉低,知道因为文凤推穆安宁下山的事情村里人都知道了,害得那段时间整个王家人人脸上都无光,自家大嫂更是因为多年前和柳琴的积怨连带不待见自己的一双儿女,现在要过年了,家家都忙,他让老娘来帮自己肯定会引得大嫂不满意,于是忍痛掏了五十块出来,说是补贴老娘的,当然,谁都知道,王老太太是跟着老大一家生活的,这所谓的补贴老娘的五十块钱,其实最后还是会落到大房手里的。
金钱的魅力还是很大的,再加上王大嫂那边自己过年的事情都已经准备得七七八八了,也就不反对婆婆去帮老二家了。
不过就算有了王老太太的帮忙,王为民家的这个年还是过得手忙脚乱又有点凄凉。
毕竟老太太就算帮,也就是帮着指挥下拜神祭祖那些要怎么准备,鸡鸭鹅这些来不及准备,就直接花钱买吧,跟谁买呢?那当然是直接跟王为民大哥家买啊!
王为国家里养着好几只鸡呢,至于鹅,这个王为国家没养,最后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