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氏回府,如实回丕。
丕曰:“贾诩果真如此说?”
郭氏曰:“正是。”
丕叹曰:“大道至简也。”
遂丕收敛性子,每日向卞夫人问好。
操每招几子前来问话,丕不露声色,公道夸赞。
操见曹丕性情大变,心中生疑。
问人才知郭氏有去贾府,操恼怒,派人唤贾诩来问。
操曰:“孤几子才华不相上下,孤甚是为难,文和可知哪一子可托重任。”
诩闭目不语。
足有数十息,诩依然不答。
操嗔曰:“文和何故不回寡人之问?”
诩曰:“正想袁本初、刘景升之事,故不知如何答魏王。”
操想曰:“袁绍子弑父夺位,刘景升子猪犬也。”
操叹曰:“孤已有定论。”
操唤下人送客。
不久,立曹丕为世子。
公元218年,操坐镇长安,指挥汉中战事。
公元219年正月,夏侯渊被黄忠斩杀,操领大军亲征汉中,命曹丕为储君坐镇邺城,同年魏讽等人谋叛失败,曹丕牵连诛杀上千人。
公元220年,操死于洛阳。
丕回洛阳继丞相、魏王,建都洛阳,改年后延康元年。
二月,任命贾诩为太尉,华歆为相国,王朗为御史大夫。
已卯,任命夏侯惇为大将军。
濊貊、扶馀单于、焉耆、于阗王皆各遣使奉贡。
十月,汉帝正式禅让,曹丕辞让三次。
二十九日,丕登受禅台称帝,改元黄初,改雒阳为洛阳,大赦天下。
次年,丕先后册封郭女王为夫人(位次王后)、贵嫔(位次皇后),地位高居六宫之首。
不久,丕又赐死甄宓,葬时披发蒙面,糟糠塞口,可见曹丕恨意之深。
公元211年七月,权遣使与丕修好,并遣于禁还。
丕大喜,使太常卿邢贞赍册封孙权为吴王,加九锡。
丕派魏使刑贞往东吴封授,权轻慢,贞愤忿而回,回丕曰:“孙权不甘人下,恐有叛心,陛下早做防备。”
丕召贾诩问计。
丕曰:“刘备攻打孙权,来信于朕,叫朕出兵,共分荆、扬。孙权又向朕俯首称臣,朕是出兵相助刘备,亦是按兵不动耶?”
诩曰:“恐乃刘备、孙权奸计也。若主公出兵,孙权倒戈,如何是好?”
丕曰:“那便按兵不动。”
诩不想多言,闭目沉思。
丕见状,叹曰:“太尉年事以高,气力不济也。”
丕遣人送贾诩回府。
丕招司马懿、陈群前来。
丕又问。
懿答曰:“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群答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丕曰:“那吾便向孙权讨要好处,他若不给,朕便起兵相助刘备。”
群曰:“今陛下称帝,尚无武功,天下难服。今陛下施恩于孙权,来年陛下亲征,孙权必然让陛下张显武功,此一举两得之事,何乐而不为耶?”
丕曰:“还是长文想的周全,孙权慢怠魏使,可有办法争回脸面?”
群曰:“可去书孙权,叫他献上财物,权当买轻慢之罪。”
丕曰:“甚合吾心。”
次年,刘备于夷陵大败。
同年十月,孙权复叛,丕亲征,诸军并进。曹真、曹休等路大捷,败孙盛、破吕范、火烧诸葛瑾、几近攻下江陵。
孙权临江拒守,几条战线或溃或败,仅朱桓濡须一路击破曹仁 。
不久,魏军汤食中被投毒,使曹魏士兵上吐下泄,将领上报曰突发疾疫,丕见好便收,与权议和,搬师回朝。
公元223年,重臣曹仁、贾诩、曹彰去世。
公元226年,丕病故,享年四十。
曹丕只做了五年多皇帝。
疑曰:因夏侯惇、曹仁、曹彰之死,引曹丕失心于曹氏与夏侯氏。
曹操或有遗诏:丕若不才,再立曹叡。
注曰:文德郭皇后、曹叡、许禇皆有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