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接郭嘉信后,回信曰:“今与操合谋,捕杀田丰,非刘备不可。”
嘉心中了然。
公元199年,操欲起兵征讨徐州刘备,招来谋士议论。
诸公皆劝曰:“明公若不能决胜,必引绍、备结盟,到时腹背受敌,悔之晚矣。”
唯郭嘉不以为然,嘉曰:“绍优柔寡断,必然不会出兵袭扰 。备夺徐州不久,趁其立足未稳之际,一战可擒。”
操纳郭嘉之言,率军亲征刘备。
刘备三路设伏,兵败后前往平原向袁谭求助,关羽及刘备家眷被曹操所获。
公元200年,操与绍相持于官渡。
军中传言曰:“孙策兵犯广陵,腹背受敌,曹公危矣。”
操使此话问人,诸公焦虑不安,郭嘉进言曰:“孙策吞并江东,所杀之人皆是本地豪帅,豪帅供养侠义门客,岂会与他善罢干休。策自恃武功,咨意妄为,不设防备,不久必然被人刺杀,何忧之有。”
不久,孙策果真被许贡门客刺杀。
遂传曰郭嘉料事如神,所料无一不中。
公元202年,袁绍死。
操诸将立功心切,向曹操进言,趁乱攻打冀州,一鼓作气,消灭袁氏。
操招郭嘉来问。
郭嘉曰:“今袁公尸骨未寒,明公趁人之危,灭他家人,岂不令人心寒。”
操叹气曰:“孤也不想,奈何众意难违。”
嘉曰:“明公招诸将论议,我自有办法。”
操次日论事,郭嘉曰:“尚、谭不睦,必起斗争。到时两败俱伤,再兴兵马讨伐,必获全功。”
诸将于是对郭嘉生心不满。
传曰:“如此大好战功,却不能取,实在可惜。”
不久,曹操拿出书信一封,递郭嘉一观。
信乃袁尚所书递去袁熙,被审配劫下献给曹操,审配另行抄写一封。
注曰:审配为什么这么干?审配传再讲。
信曰:“逢纪向父亲献借刀杀人计,效仿曹操。父亲便有道义与曹操争斗,此事被我得知。不如你我联手,先行下手。”
嘉观信后,大怒曰:“吾誓杀二人,为本初报仇,就算逃到天涯海角,也不背此誓。”
操叹曰:“尚、熙弑父,出乎意料,是吾之过也。”
不久袁军生变,袁谭起兵攻打袁尚,谭兵败,投曹操,不久又叛。
公元204年,郭嘉被封为洧阳亭侯。
公元205年,嘉向操进言,重用河北名士,以安人心,更是向曹操举荐崔琰、陈琳二人。
操纳其言,赦陈琳罪,任为军谋祭酒,又征召崔琰任从事。
公元207年,袁尚、袁熙兵败,逃往乌桓。
郭嘉得知消息,求见曹操,跪曰:“主公要为本初报仇。”
操曰:“你且起身。”
嘉曰:“东征乌桓,擒杀二人。”
操曰:“此事,明日议论。”
嘉曰:“主公若不答应,奉孝不起。”
操叹曰:“汝能说服大将,孤必然排除众议,与你一同出征乌桓。”
嘉这才起身。
嘉起身曰:“明公征乌桓,还有好处。”
操问曰:“是何好处?”
嘉曰:“明公手握重兵,使天子忌惮,欲除之后快。 明公征讨刘表道义不足,将士必然不效死命。胜负难分,恐时久招祸,引内外离心。明公若征乌桓,叫荀彧下诏刘表入朝述职,若是不就,明公便有借口南征。明公击败乌桓,再立不世功劳,威望可复丞相。到时南征,刘景升何以抵挡。”
操曰:“此计甚善。”
次日议论,诸公皆是劝阻。
郭嘉与诸公辩论,占据上风,操力排众议,孤意东征。
操率大军亲征,嘉于左右出谋划策。
后道路阻塞,改道而行,一路风餐露宿,缺衣少食,将士苦不堪言。
操大胜乌桓,不 久公孙康又献上袁尚、袁熙首级。
曹操班师回朝,经碣石,郭嘉随曹操登高,操即兴作赋一首《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日,郭嘉病倒,操来探望。
嘉曰:“我家境贫寒,本初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