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欣进宫面圣的当天,杨雄便得到了宫里传来的消息。
他越发觉得自己当初的做法是正确的。
斩草务必除根。
陶皇后的举动,让他觉得立太子一事不宜再拖了。
否则夜长梦多。
当晚,他便召唤朝廷同党在相府一聚。
“诸位,当今的情形大家看得很清楚了。”
“从我大周江山社稷着想,立储之事不能再耽搁了。”
“先后几位皇子都因此而遭到迫害。本相以为我等身为臣子,应当联名上书,让皇上早下立储的决心。”
杨雄神情肃穆,言语铿锵。
“丞相说的对,我等理应尽臣子的本分,联名上书举荐立八皇子为太子。”
“对,此事耽搁不得了!”
“算我一个,即使身受皇上责罚在所不惜!”
“立八皇子为太子,众望所归!”
一众官员撸胳膊,挽袖子,意气风发。
“只是,九皇子质燕有功,又恰逢此时归周,诸位大人要慎思啊!”
杨雄捋着胡子沉吟道。
“丞相,那九皇子是无诏归周,理应治罪的,怎有资格立储!”
“是啊,丞相,九皇子质燕十年,突然归周,他是如何回来的?怕不是燕贼的奸细吧!”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众人心知肚明,八皇子是丞相的外孙。
哪有胳膊肘往外拐的。
虽说陶皇后有意护着楚欣。
周朝祖制,后宫不得干政。
更何况韩贵妃去世十余年,韩氏一族已经没落。
根本没有和八皇子争储的资本。
皇上病重卧床,丞相打理朝政。
孰强孰弱,一目了然。
“陈尚书,按理说,联名上书一事,本该本相做个典范。”
“奈何,本相与八皇子有此关系,实在不宜参与此事,那便烦劳尚书大人辛苦一番。”
杨雄略显为难的说道。
那意思很明确。
本相要避嫌。
“丞相大人一向禀公无私、天下为公,我等甚是佩服。”
“此事就交由下官来操持吧。”
这马屁拍得啪啪响。
杨雄受用,众官员也无不佩服陈宣的基本功扎实。
“好!为大周计,为皇上计,诸位都是我大周王朝的柱石,请受本相一拜!”
杨雄言罢,双手环拱于前,弯腰作揖。
气氛极度融洽。
众官员嘴上说着不敢不敢。
心里却有一种要起飞的感觉。
这大象腿太TM粗了!
陈宣更是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
来到桌案前,沉思片刻。
奋笔疾书。
众官员围拢上来,看着陈宣书写的奏折。
频频点头。
丞相杨雄,安静地坐在高堂。
悠闲地品着茶水。
纵观当今朝堂,立八皇子为皇储,已经毫无争议。
皇上的病是好不了了。
御医说得明白,大限之日不远了。
皇上没有理由不立八皇子为太子。
这一点,朝中大臣没有异议。
即便皇上没有来得及立储,就驾鹤西游。
以他丞相如今的权势,也足以将自己的外孙扶上皇位。
到时侯,他杨氏一族便可成为大周第一旺族。
陈宣将拟好的奏折呈于杨雄。
杨雄细细品来,不住地点头。
“陈老弟果然是大周第一才子,奏折情真意切,字字胸怀苍生,笔墨功夫不凡啊!”
杨雄一句陈老弟,陈宣就找不到北了。
丞相这是真的把自己当作门生故吏了。
“诸位大人署名吧!”
陈宣豪迈地说道。
众官员纷纷争着上前,尽情挥洒。
生怕被别人抢了先。
“丞相,下官以为立八皇子为太子,是众望所归。册封礼仪是否了该早做准备?”
陈宣说道。
户部尚书一句话,又勾起了杨雄的疑虑。
他一直想不明白。
之前和北燕翼王说的非常清楚了。
只要除掉楚欣,大周愿意帮助翼王达成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