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队伍都是。要不是苏城那边安全,对灾民有安置粮,谁愿意拖家带口走那么远啊。”牛大婶子在火光下不由的幻想起苏城那边的生活了。
“可是这么远,能真的走到苏城的估计也没几个了。”赵晓英知道这逃荒路上可不是玩笑,一路上饿死冻死病死的人估计能占一大半。
真正能走到逃荒地点的,基本都是手里还藏着点余粮,银两的。
所以途中的人为了活命,那是什么事情都能干的出来。
这世道,逃荒路上死几个人,怕是再常见不过了。
“我们家的地今年连租子都交不够,没办法了也只能逃出来搏一搏了,不然只能等死啊。”
牛大婶叹了一口气,还好家里还剩了些小米和玉米面,不然出来没几天就得饿死了。
“朝廷为什么都没有下发赈灾粮呢,这不是要把民众都逼上绝路吗?”赵晓英皱着眉头。
不管是哪个朝代,这种连年干旱的情况是非常严重的灾荒。
如果朝廷不干涉发放赈灾粮,农民们都要饿死了,那可就什么事情都能做出来了。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当今的圣上应该不至于这么糊涂吧。
“哎,如今的朝廷不但不发粮食,还要到处征兵粮。北方那些蛮夷一日不退,朝廷就一日顾及不了灾区,现在的粮食都先供给给军队了,我们这些人,饿不饿死,对朝廷来说根本不重要。”
“什么?北方那边是还在打仗吗?怪不得都往京城和苏城跑呢。”赵晓英这才感觉到战乱饥荒年代离自己好近。
“听说苏城那边富庶,肯接纳一些灾民,其他的地方不是不让灾民进城,就是拿武器撵人,不给穷苦人留一点活路啊。”牛大婶子心酸不已。
要不是真的没饭吃,没有活路,谁真的愿意拖家带口背井离乡呢。
“牛大婶子,咱们肯定能到苏城的,一家人都在一起就好。”赵晓英安慰着她。
等再坐了一会儿 ,赵晓英和陶棠棠就回了自己家的营地。
火堆燃着很旺,陶棠棠赶紧去烤了烤手。
“姐,你快进来,爹搭的这个小棚子很暖和呢。”陶梨梨从他们的小窝里钻出头来喊道。
“你这小懒虫,都已经睡下了,等我。”陶棠棠赶紧走了过去。
“姐,你快把咱们的秘密武器拿出来,这个被子不够暖和。”陶梨梨轻轻的说道。
“哈哈哈,我就知道你在想这个。”陶棠棠一钻进去,赶紧从空间拿出了系统棉被。
哇,躺在这个被窝里,堪比席梦思的柔软,还有羽绒的温暖。
旁边的小窝里,翠姑正哄着宝儿睡觉。
宝儿突然睁开大眼睛,对着翠姑说道:“娘,我觉得棠棠姐他们像是从天上来的。”
“扑哧。”翠姑摸了摸宝儿的头,不禁被逗笑了。
“这是为什么呀?”
“娘,是真的,棠棠姐好像有法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