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下了聘,沈家众人都离开了,顾家人心里头又生出些怅然若失来,捧在手心的小丫头要出嫁了,嫁了人就是别人家的人了,受了委屈家里也无法及时知晓。
想想心里头就不是滋味,这不舍的情绪都表露在脸上了。
钱氏看着冷笑:“搞出这一副生离死别的样子给谁看呢。”
今日之事她都没插上嘴就被他们安排妥了,当然她也懒得管那死丫头的破事,只要早早的嫁出去少在家里碍她的眼就成。
“钱氏,你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顾才盛吼道。大喜的日子尽说些晦气话。
冷哼一声,钱氏扶着丫鬟的手扭身就走了。
顾父被气得多了,索性不管她,眼不见为净。
时间紧迫,还得为顾昕玥好好备嫁妆,一家人凑一起整理产业家财,商量嫁妆单子。又把顾昕玥赶去绣嫁衣。
顾昕玥捏着手里的红布是有些懵的,不知道如何下手。说来原主也不是个擅长女红的,家里人只怕是忙昏头了,忘了她是个渣。干脆丢一边去不管,到时候去成衣店里买一件……
顾家原是个小地主,有六十亩良田,田租给佃农耕种,收四成粮食的租赁费用。之后顾才盛在县里开了间杂粮铺子,慢慢的又开了一间杂货铺子、一间布庄、一间酒肆。
除开日常嚼用和宅院、店铺、田地的地契,尽也攒下有快一千两的现银。
家里得留些周转,顾宝珠虽然惹了顾父生气,但好歹也是亲生的女儿,给些银钱傍身日子总好过些。
因此准备给顾宝珠三百两,给顾昕玥三百两并那间刚买下不久的酒肆以及十亩田当嫁妆。
家里还有两个小子要读书,好在其他铺子都没有亏损,每月有进项,最值钱的是那间布庄。靠着它也能支持现在一家子的开销了。
顾父找人将三百两银票直接送去了府城,然后去跟钱氏说了这事。
明面上给顾昕玥一百两并十亩田,其余的私下里悄悄给她。怕给的多了,钱氏又要闹,毕竟顾宝珠是嫡女不是。
家里有多少家产钱氏是不知晓的,只知道有六十亩地和杂粮铺子,存了多少银钱她问了也没人跟她说实话。
她只是个村姑眼界也窄的很,反正近十年顾才盛每月给她五两银子花用,她就觉得很不错了。
她平常爱摆排场,这些年存下来的除了些金银首饰,只有一百多两银。如今顾才盛给宝珠的三百两那真是意外之喜了。
这边赵姨娘找人去打了柜子,镜台,几口红木箱。新弹了两床棉被,新做了两身喜庆的衣裳。去自己布庄挑了几匹细软的棉布,紧着沈家几人的身份年纪挑的……
挤挤挨挨有满满当当六台嫁妆。
去看顾昕玥绣的嫁衣,她就只意思意思,歪歪扭扭的绣了几针。气的赵姨娘狠拍了她几下,只得自己帮女儿绣起来。
“就算你针线不行,最后还是要绣几针才行。等姨娘绣的差不多了就给你送来,你最近也练练,女孩子不会女红像什么样子。你爹和哥哥们都把你宠坏了……”
说的好像你不是其中一员似的……
“知道了,姨娘。”
聪明人不会和女孩子斗嘴,上了年纪的女人更是不能惹。她顾家昕玥牢记此原则,少挨了她妈很多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