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堂堂主提着道心破碎,宛若疯魔的向文成,站在原地,身躯稍微有些佝偻,像是垂暮的老头。
他面露苦涩,神情复杂地盯着魏云峥,嘴角嗫嚅了数次,并未言语。
“道元师叔有何见教?”
魏云峥开口问道,道元自然是剑堂堂主的名号。
道元真人眼神接连闪躲,眉头微微皱起,沉默片刻后,像是心里下了重要的决定,长叹口气,仰头迎上魏云峥询问的目光。
眼神里重新迸发出热切的光。
“云峥师侄今日证道剑仙,乃是太虚之幸。”
“说来惭愧,吾自七岁握剑起,蹉跎至今已有八百一十六年的岁月,依旧苦寻剑道坦途而不入。
“今日得见师侄证道,窥得剑道无上风光,旦求师侄能不啬赐教,解我心头之惑!”
道元真人言辞恳切,当着太虚所有人的面,他放下了所有的尊严,丝毫不自持身份,虚心请年轻一辈的师侄解惑。
在开口前,他的内心经历了数次天人交战,格外沉重。
但等真正说出口的这一刻起,心头所有的沉重全部消散,反而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轻松感。
就好像,重新回到了专心求道的少年时光。
魏云峥凝重地看着道元真人,脑子有些发懵。
说实话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怎么做到证道剑仙的。
又如何能给练剑八百多载的道元真人解惑。
这不是胡闹吗?
这时,道元真人见魏云峥面露难色,心想对方是否觉得自己依旧没有显现出请教的态度。
随即深深作揖道:“请师侄赐教。”
太虚的弟子们都惊了,没想到剑堂堂主能如此拉下脸,只为问道于魏云峥。
向文成此时似乎神智也恢复了一些清明,竭力站起身,不依靠自己师尊的助力。
他艰难的抬头,颤颤巍巍地随着自己的师尊作揖。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魏云峥身上。
“不知师叔心有何惑?”
魏云峥问道。
“师叔自领悟剑意之后,时常思考剑道在何处。
近百年来,不仅苦练天下各教各派之剑,更将数位飞升剑仙之剑法全部研习。
可就算如此,依旧不知道在何处,为何前人以此剑入道,而师叔却难得其所?”
道元真人真挚的发问。
他想知道,道在哪里!
世间之剑,他自信习得十之八九,成名剑诀,更是不曾遗漏。
为何前人证道的剑法,他却难以领悟分毫。
道元真人的发问。
引起所有人的共鸣,全部都思考起来,越想越觉得高深莫测。
“道在心中,道在脚下!”
魏云峥信口说道,他怎么知道道在哪里,只能随口糊弄,脸上还得装作高深莫测些。
众人闻言都愣住了。
细细品味这句话。
道元真人更是皱眉沉思起来,揣摩其中的深意。
“心中有什么?!”
他再次发问。
“心中有自我,心中自有道!”
魏云峥不耐其烦回答道。
胡诌之语,要说的飘渺莫测,对方哪怕对你说的话不明所以,也不能说你说的不对。
魏云峥深谙此道。
道元真人呢喃着魏云峥所述的语句,眼神逐渐升起迷茫之色,紧接着似乎陷入恍然状。
他原地盘坐,好似进入天人合一的状态。
全然不顾周围的环境。
魏云峥踩着仙鹤,和圣虚真人眼神交换几下,先行离去。
向文成则被丹堂堂主带走,准备为他重塑经脉,消弭体内的剑气。
不少弟子也纷纷撤离,嘴里不时发出赞叹。
半晌过后!
天空突然有阴霾降临,笼罩太虚。
道元真人睁开眼,仰头遥望天际,上面有雷龙重新翻滚而出,酝酿着可怕的雷劫。
“我…悟了!”
他的眼神里展露出喜悦,有剑自体内而出,绽放出璀璨的剑芒,释放出恐怖的威严。
剑气直冲云霄!
“哈哈哈!”
道元真人狂笑:“道自在心中,道在于自我!”
“之前是我错了,我执着于道的外在,甚至研习他人之道,却不知,自己的道才是真正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