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栩回宫没几日宫里就要准备中秋宴的事儿了,不过这与温栩也没什么关系,她只是个要在当天盛装打扮出席的吉祥物罢了。
宫宴这事儿是由皇后娘娘自己全程操办的,没有经后宫任何一位妃嫔之手。
这也是温栩很佩服皇后的一点,她居然在贵妃盛宠的情况下还能把宫权牢牢地抓在手里,没有分出去半点的意思。
她光是听沈嬷嬷给她讲皇后每日里要处理哪些事情都觉得心累了,皇后真不是一般人能当的。
自沈嬷嬷来到景阳宫后便极大的丰富了温栩的八卦库。
沈嬷嬷是宫中的老人了,她见识的多,人脉也广,她想打听些什么事儿可比白苏、竹苓强多了。
温栩每日就指着沈嬷嬷讲故事来打发时间呢。
最初沈嬷嬷的听众只有温栩一人,后来竹苓说她要在旁边端茶递水伺候温栩,所以温栩便把她留下来了。
再之后白苏义正严辞的道:“主子的身边怎么能只有一个宫女伺候呢!”
温栩扶额,也把白苏留下来了。
白苏留下来的第二天,沈嬷嬷也把絮凝带过来了。
絮凝冲着温栩一笑:“嬷嬷说让我在旁边做点杂活。”
温栩:......
等到秦艽她们也整齐的立在屋子里时,温栩都没脾气了。
行吧,大家一起来听沈嬷嬷‘讲课’吧。
沈嬷嬷一进入东侧殿就看到几双眼睛正齐刷刷的盯着自己,吓得她想要进门的脚步一顿。
“娘娘这是?”
温栩摆摆手:“她们都想来上嬷嬷的课。”
她身后站着的几人一齐福身道:“嬷嬷好。”
沈嬷嬷:想听故事就直说,这整的还怪吓人的。
所以,在温栩并没有料到的情况下,景阳宫又开了一门识字课之外的课程——宫斗知识培训课。
通俗一点也可以称为‘吃瓜课’,主讲人就是我们有着多年宫斗经验的沈嬷嬷。
皇后与丽贵妃不合的背后故事也是沈嬷嬷讲给温栩听的。
皇后是先帝当年亲自下旨赐给陛下的王妃,自王妃入府后便掌管中馈,操持着府内的大小事务,把一整个亲王府打理的井井有条。
那个时候陛下与皇后的感情也是亲密过一阵的,毕竟皇后是贤妻,能帮他把家事打理的清楚明白,免去了他后宅上的许多烦恼。
丽贵妃也是先帝当年下旨赐给陛下的侧王妃,比皇后晚入府五年。
她容颜娇嫩,性子得陛下喜爱,又是先帝下旨亲赐的,陛下自然会更偏宠她一些。
不过陛下当时对贵妃的偏宠也是有度的,平时什么衣裳首饰、香料布匹确实如流水般的送进她的院子,但是府中大小事务他是不许她染指的。
皇后并不会与丽贵妃计较这些,毕竟她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要做好贤妻良母,妾室们之间争宠与她并无关系。
她们二人本可以就这样相安无事下去,但是在这之间却发生了一件大事。
丽贵妃入府第二年,皇后被查出有了身孕,在此之前王府内仅有大公主和大皇子两位孩子出生。
皇后很高兴,陛下更是高兴,皇后入府多年一直无所出,他还以为自己这辈子就没有嫡子了。
为了让皇后安心 养胎,卫璟把府内的大小事务分派给了丽贵妃、静妃、和妃三人共同打理。
皇后本是不想依的,但是在卫璟的坚持下她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她怀这胎的时候一直都很小心,凡是入口的东西都要检查再三才能吃,身边穿的用的也是都由贴身丫鬟在保管。
可是无论她再怎么小心,那一胎最终还是没能保住。
怀孕五个月的时候,皇后流产了。
事后太医说她是用了几个月的寒凉之物,那东西就掺在她每日喝的补药里,一次就一点点,天长日久的服下去之后即便不落胎,这孩子生下来体格也不会健壮。
而负责府内补品采买的那一部分就是丽贵妃。
面对皇后的指控,丽贵妃自然是不认的,她请求陛下调查负责采买、熬药的仆人,只可惜没调查出什么结果来。
嫡子没了,卫璟也很是心痛。
皇后刚刚小产那一段时间他会日夜去陪伴皇后,但是皇后陷入丧子之痛难以自拔,次次都要让陛下严惩丽贵妃。
时日久了,卫璟也不愿意听她讲那些牢骚话,自然渐渐就不再去皇后的院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