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熙从徐无山回到蓟县,各路消息接踵而至。韩珩虽然游说鲜于辅和乌桓失败,但乌桓送来战马五百匹,袁熙也能哟拥有自己的骑兵部队,阎柔也同意出兵相助,总的来说消息不算理想但也不坏。
和韩珩相比土匪头子张南倒是没有让袁熙失望,这个时代招兵的困难袁熙是知道的,张南半月招兵目标过半着实给了袁熙一个大大的惊喜。
最后,高阳酒徒的后人慕名前来,更是出乎袁熙意料之外。
……
听闻袁熙问及自己父亲,郦止戈也不作隐瞒,如实说道:“家父郦炎。”
不出所料,袁熙之前跟随田丰学习的时候有幸拜读过郦炎的文章,也听老师说过一些关于郦炎的事情。和郦止戈说的话也能对上。
郦止戈顿了一下,干脆将自己的经历全部说出:
郦止戈幼年丧父,自小跟着叔父长大,叔父郦兴对他视如己出,只是一直也没给他赐名。直到郦止戈八岁的时候,卢植找到郦兴,将他领走,对他悉心教导。
等到郦止戈加冠的时候,卢植为其赐字止戈,却将命名权利给了他自己。
卢植死后,郦止戈为了纪念养大他的老师,弃名不用,只称自己为止戈,并自愿为其守孝。
守孝结束之后,就来了蓟县找好大哥公孙伯圭,又听说公孙瓒杀了刘虞,郦止戈不齿与其为伍,便留在了蓟县,当了个散人。
……
听完郦止戈的事迹,袁熙有些黯然。郦止戈确实是个忠义之士。收敛心神,再度问到:“不知止戈兄来我幽州刺史府是为何事?”
郦止戈为人粗犷,不拘小节,完全看不出一点儿文人后代的样子,听到袁熙问话,只是很平常的开口说道:“还能有啥,混不下去了。听说袁刺史寻才访贤,自认读过几年书,特来投奔呗。”
郦止戈师承卢植的名头确实不小,前有公孙瓒后有刘备都是卢植的学生。之前袁熙已经默默翻开名士录,但并没有郦止戈的画像出现,想来也不是啥大人物,但这份忠义为郦止戈加分不少,这样的人前来投奔,袁熙自然不会拒绝。
“止戈兄不嫌熙自身渺小,特来投奔,熙感激不尽。熙身边正缺一位幕僚,不知止戈兄意下如何。”
袁熙聘郦止戈为幕僚,并没有给任何官职。但郦止戈完全不在意,开口说道:“职位不重要,管饭就行。止戈在此先谢过主公了。”
主公二字一出,袁熙脑海中同时闪过记忆碎片:只一次他好像是在自己家里,正收拾东西准备出远门。
……
郦止戈这个性格很难让人想到他有多少真才实学,身板也不如焦触来的结实,总结一句话就是既不能文也不能武,若不是袁熙听到关于他的经历,就算幽州再缺人,袁熙也不见得会用他。
再次坐下,袁熙将之前韩珩的计策说出。想听一听郦止戈的想法,也是检验一下他肚子里是否真的有东西。
毕竟幕僚就是干这个的。
郦止戈听袁熙说完,埋头思索起来。
袁熙也不打搅,心中确如明镜一般。郦止戈要是说不出各中原因利弊,冲他这份忠义,那就养着给自己当死士;要是能分析得头头是道,那是再好不过。
韩珩的智商让袁熙有些担忧,最重要的,韩珩不是自己人啊,迟早得回去跟着袁绍混的。
只片刻功夫,郦止戈重新抬头,眼光之中焕发这异彩说道:“主公,依止戈判断,此实为下计。不仅难以实现,对主公也是弊多利少。”
袁熙眉眼闪动,问道:“何以见得?”郦止戈嫩能说出这话,证明他看出来此计的弊端,难道真的是大才?袁熙捡到宝了。
“袁公纠集大军准备南下进攻许昌,乌桓与袁公交好,只要袁公相请,乌桓必会相助,届时无暇顾及幽州;幽州新附,各方势力复杂并不受刺史府管制,借兵成功与否并不能保证;我军新立战力薄弱,联合会战暴露弱点,现如今袁公威震四方,宵小不敢有所动作,等袁曹大战正式开始,袁公无暇东顾,我幽州刺史府危矣。”
郦止戈说了三点,前面两点已经发生,就足以证明郦止戈的谋略不低,第三点袁熙也清楚自家士卒的问题,但自己并不清楚危险在哪。不过这并不影响郦止戈证明自己是顶级智者。
虽然有很多记忆碎片,但没有天眼的他并不知道袁绍官渡会败得那么惨,导致后面整个袁氏覆灭。
“此计成利袁公,败却损我,不知主公是想一直栖于邺城之下,还是自我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