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条你别不舍得吃,多吃点有营养的,如果有什么事情就去找大队长,我刚进村的时候已经跟大队长打过照面了,都交代过了,老宅那边,你别管,一定要保重自己的身体。”赵小妹神色复杂的看着嫂子。
如果再是女孩的话,可能还要再生吧。
有的时候她也在想,如果和钱进结婚了,有了宝宝,她也希望来个男孩子,再有宝宝最好来个女孩。
似乎生下一个男孩,就完成了重大的任务一样光荣。
未来的事情,谁又能说的准呢。
赵小妹想了想,又说道,“对了,我听说村里要去接隔壁村牛棚下放人员来这里,估计要住在你家的对面,怎么说呢,接触的话,也别让人看见了。”
刚才在村口,听大队长说村里有人反映,把隔壁村的老右接来,晚上下工了批斗一下,给大家伙提提劲,还问了赵小妹的意见,赵小妹的第一个想法就是,他们还没死?
是的,在前世,隔壁村住牛棚的按照时间来看,似乎已经死了,可以肯定的是在农忙前,留下一个孩子好像也失踪了,现在都夏天了,还没死?
她在前世没接触过那爷孙俩,所以不知道人品怎么样,重生后的事情太多,她也完全忘记了,要不是大队长跟她说,她完全想不起来,只是隐晦的提醒了,只要他们不死,就有翻身的可能。
可能不知道什么时候,上面的一纸调令就回了原单位。
这样的情况,在前世也经常能听到类似的事情,无论什么时候,知识分子都很重要。
赵文文歪着脑袋想了想,是谁呢?心里这么阴暗,批斗人来提气?还真的是混蛋啊。
赵小妹也沉默了,或许该给县城的那几个朋友安排一下了,都是心肠不错的,也和她聊得来的高中同学,有的比较好安排,有的却很难安排。
她留有后手,那就是赵家村。
赵家村一直到现在不接收下放人员以及知青,是她授意的,前世的时候,分到赵家村的知青,大多数都和村民的子女结婚,男知青几乎都娶了赵家村的女孩,女知青也有嫁的。
不过似乎只有一个女孩在恢复高考后,带着丈夫和孩子离开赵家村的。
临走前,赵小妹又去找了大队长,说了一下山里的地在今年就安排一下做一个养殖场,养一些小鸡,鱼塘也要继续弄,后山很大,随便找两座山之间,花点心思就是一个大的鱼塘,以后下放的人员还是能不接就不接,接过来的也要保证不能饿死,如果没有大问题的话,尽量善待。
对于赵小妹的话,大队长当然听从,带着自家的儿子赵瑞志亲自把爷孙两口子送到了赵家牛棚的对面,一路上什么话都没有说,周家爷孙两心中惴惴不安,一路也沉默无言,
到了牛棚,爷孙俩同时的松了一口气。
好像这边的环境更好了一些,说是牛棚,和平常的住家没什么区别,没有臭烘烘的味道,只有对门也有一户人家,在整个村子的东北边。
如果这个村的无赖流氓们也都被人打断腿就好了,能过一段安生的日子。
“今天放你们一天的假,把这里收拾一下,明天开始让我儿子带你去牛棚和猪舍那边,活不轻。”
赵新国只简单的交代一下,就带着赵瑞志离开了。
“爹……”
赵新国摆了摆手打断了儿子的说话,“什么都不要多说,该他们干的活,一样不能少,晚上村里的那些个坏小子你看着点,别让他们乱来。”
赵瑞志在学校的时候就感受过那样的氛围,当然也不希望自己的村里发生那样不可言的事情。
所以重重的点了点头。
周迁逸和周墨雨爷孙两算是在赵家村住了下来,其实也没有什么收拾的,里面空空荡荡的,四周墙上还空着一小半,没有窗户,不过还好,现在正是初夏,晚上的温度也不低,不会冷,屋内有麦秆。
麦秆简单的铺了个窝,随后就用麦秆编织帘子,准备挂在墙的四周空荡荡的地方,遮挡一下别人窥探目光。
等到过完夏天后,要凑个空把墙裂缝都不补上,不然的话,冬天会很难过,下放的第一个冬天,他们爷孙两差点冻死,要不是村里有人接济一下,恐怕他们早就尘归尘土归土了。
周迁逸坐在门口的地上正编织着草帘子,一双小脚就出现在他的面前。
赵文文在听小姑说的隔壁村的老右会到赵家村,没有想到这么早就来了,还是熟人啊,屋内周墨雨正在试着挖个小坑做一个简单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