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敏敏也松了一口气,如果没有人接收,她都不知道能去哪, 回县城,没有工作,林果一家养着吗?她做不出来这种事,混黑市吗?她没有这个胆子,别人混黑市最多批评一顿下放农场,她要是混黑市,估计等不到公安去抓,多半在黑市就被拐卖。
现在好了,至少努力干活就能混到一口饭吃。
“中午了。”赵新国再次吸了一口烟,抬眼望天。
李主任连连点头,“是啊,这都中午了。”
赵新国乜斜了他一眼,这货怎么当的主任,难不成他的意思还不够明显,你赶紧派车啊,不然要请我吃饭还是咋的。
“车!”
李主任依旧连连点头,“对,对,车,我那自行车您看……”
最后,在李主任的帮助下,两大包行李放在车后座,黄敏敏艰难的推着跟着赵新国往赵家村的方向走,她一个人骑车还行,带着两大包的行李,在这样的路上多半要一头扎进沟里,如果再带上一个人,那她还不如找根绳子吊在公社门口来的痛快,起码不会连累一把年纪的大队长。
两个人还没走进村子,路过赵家村大队下的小队的时候,就已经引起了轰动。
太稀罕了呦喂,竟然有知青来了。
大家快来看啊,竟然是知青诶。
悠荷,城里的女孩就是白哈。
看,抬头了呦喂,小脸还通红着。
……
诸如此类的话语不少,农村安静,大家平常说话也都习惯大嗓门,所以一些人明明看上去像是窃窃私语,却被黄敏敏听的真切。
黄敏敏有点迷糊,听队员说的,好像自己是赵家村大队第一个知青。
对了,在公社的时候,大队长一开始好像并不准备接收自己,公社的李主任好像也挺怕大队长的,黄敏敏瞬间明白了赵小妹的良苦用心。
一路上,赵新国都在寻思着怎么安排这个小姑娘住宿问题,赵家村不像别的村,空屋子多的是,得益于山里的那几亩私田,赵家村没有饿死的,怎么可能有空屋子。
他直嘬牙花子。
快走进村子的时候,突然灵光一闪,对啊,当初赵小妹说过,旧地主家的旧牛棚以后会有大用,当初才以新时代的牛不住旧社会的牛棚为由重新另建牛棚,那两排牛棚,是南北走向,两排的北边完全可以建造四间屋子,南边砌墙就是一个院子。
当初地主家的牛棚十分结实,房梁用的都是好木头,现在周家和赵家两家把通风的墙堵上,那就是六间屋子,再建四间坐北朝南的屋子,拉个院子,以后就做知青点。
赵小妹一定是这么安排的吧。
可现在也来不及啊。
“你跟我来,咱们大队眼巴前没有知青点,先带你去赵小妹的二哥家,问问他。”赵新国心里想着,赵小妹惹出来的,眼下和赵小妹关系好的家人就赵老二家,不去你家去谁家?
黄敏敏当然没有意见,她反而有点期待,没有知青点,就说明赵家村没有知青,她就是这里唯一的知青,同时心中也有一点点忐忑,不知道大队长会安排自己去哪。
大队长走出赵家的时候,看了一眼北边,然后摸着下巴,寻思着等挖水渠结束了就起个宅子,别的大队建知青点公社都或多或少的给了钱,这一次小李也跑不掉。
必须要给钱。
一边想着,一边赶紧要回家,前胸贴后背了。
赵家呢,赵母对着地上的两个大包,眼睛发直,本来她不想要眼前可怜兮兮的小姑娘住进来的,这世道,可怜的人多了去了,但大队长说是赵小妹的安排,那她也不能那么绝情。
反正她也准备要起宅子了,在一起住的话,也住不了多久,于是也就答应了小姑娘的借住。而且看大队长的样子,没办法拒绝,谁叫她家也只是暂住在这里的呢?
必须要尽快起宅子了。
“我有三个女儿,大的赵花花,二的赵文文,住在那边的屋子,床不小,还是能挤得下的。”
“多谢婶子,真的麻烦婶子了。”
赵母被一句婶子叫的有点别扭,赵小妹的同学,差不多得二十多岁了吧,她想了想,拿出一个贴饼以及一碗还温着鱼汤说道:“你是赵小妹的同学,就别叫婶子了。”
黄敏敏眼睛有点发直,农村吃的都这么好了吗?饼子是白面和玉米面和在一起的,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更让她不停咽口水的是浓白的鱼汤,里面还有一小块鱼。
比她在城里天天吃水煮红薯,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