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文探听的清楚,她思考了一会儿,大概明白了老队长赵新国的意思,村里已经有一颗老鼠屎了,再出来本村村民和牛棚被下放的人结亲,赵家村大队算是在整个公社里面甚至全县都出了名了。
她还以为赵新国老糊涂了呢。
周墨雨这个小崽子也太会算计了,就算全世界都知道他家是被陷害的,在没有文件下来之前,他家还是下放的人家。
有一个智商高情商低的大姐,还真的让人头疼啊,有什么事情想不开的,非要早恋,单身不香吗?搞不懂。
等天亮再说吧,她也扛不住了,赶紧回家睡觉。
结果,她没睡一会又被叫醒了,一大早的,天还未亮,赵花花就来敲门了。
赵文文梦到了以前的孤儿院,站在孤儿院门口,看着熟悉的大门,院长妈妈站在窗户口朝着她笑着招手,她走进孤儿院,在楼梯上咚咚的奔跑着,想要告诉院长妈妈她有很多很多的大米,很多很多的罐头……
“咚咚咚”敲门声把她惊醒。
醒了之后,才发现自己满脸的泪水。
擦拭掉眼泪,眼睛都要睁不开了,前世为了生活,每天觉都不够睡的,现在呢,依旧不够睡啊,她揉了揉眼睛,睁着朦胧的双眼,怔怔的看着黑暗中的房梁,慢慢的打开封印自己的被子。
“文文,走了。”
“大姐啊,一大早的去哪啊。”赵文文想死的心都有。
“去坝上啊,过两年就过节了,坝上逢集,去买点东西。”
“哦。”她迷迷糊糊的穿好衣服开门一番来自亲姐的伺候,洗手的时候出个手,洗脸的时候伸出脸,然后背着心爱的小背篓出门了。
天还未亮,平日里白天都没有几个人的小路上隐约可以看见不少三两一堆的人,都是往坝上去的,走了一半的路,天蒙蒙亮了,也能看见迎面而来的人。
出嫁的女儿拖家带口的回娘家,手里或多或少的拎着东西。
这里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一年到头极少农闲时间,五月端回娘家的少,八月半和过年回娘家的多。
只有中秋节前两三天坝上逢集才会热闹,今年的收成还不错,加上一个太平湖一座连绵数十里的大山,大家的手上或多或少的都有点东西,卖鱼的居多,鲤鱼和草鱼居多,鲫鱼少,过年过节嘛,鲤鱼的寓意好,赵文文不喜欢吃鲤鱼,鲤鱼的肉不太好,土腥味太大,如果做成糖醋的还能将就吃两口。
赵文文到了坝上才有点精神,实在太困了。
“分头买吧,大姐,你负责买一点佐料,八角胡椒,我去买别的,买完就在这里等。”
赵花花点了点头,自从家里把买东西的事情交给姐妹两后,就默认了到了地方分开买东西。
赵文文一路遛达着,摸了摸肚皮,饿了。
要不是一大早吃不下红烧肉,她高低要给自己来一碗红烧肉垫垫肚子。
有卖包子的,热气腾腾的,有票没票都能买,就是价格贵一点点,有票的一毛钱一个,没票的一毛五分钱一个,和镇子上比,贵的不是一星半点啊。
鱼也才一毛五两毛钱一斤啊。
赵文文现在不差钱,穷的就剩钱了,当然要吃包子,喝豆浆了。
吃包子的人不多,大多数都是小孩,试问有几个小孩能拒绝得了包子油条豆浆。
“肉包,给我来……五个。”赵文文看了一眼豆浆,用碗盛的,而且这个小孩喝完,只用桶装的水过了一下就给另外一个人,她没有胃口了。
数了钱,荷叶包着,她呼哧呼哧的吃了两个,留下三个,肚子里有食,她才感觉好多了。
这一次逢集,物资明显变多了,也丰富了,除了山间野味,水中鱼虾泥鳅黄鳝,还有卖粮食的,粗加工后的麦面,红薯粉,土豆。
赵文文见到有卖白菜种子的,买了一些,红薯粉只要看到,就买一些,没敢都买,害怕引起人注意。红薯粉也不贵,多买一些,整个冬天做猪肉白菜炖粉条,热乎乎的。
大部分都收进了空间之中,少部分放在背篓里面做做样子。
遇到卖酒的,买了一瓶,因为不是茅台而是本地的大曲,所以就只买了一瓶,不贵,才九毛钱,不要票,散酒八毛一斤,瓶装大曲九毛。一毛钱又买了六只酒杯,很小很小的一钱小酒杯。
有遇到卖成衣的,她欣喜若狂,终于可以合理的给大姐扮上了。
“白色的的确良衬衫,还有那条黑色的裤子,身高大约有一米……”赵文文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