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琨琨把一行人领到办公室,请他们先坐下喝茶。
那个开口的年轻拿话筒的是新闻记者,此时急着采访:“钱主播是吧,你准备一下,咱们尽快开始拍摄采访。”
时事新闻,时间就是命脉,如果不出意外,他们可能是最早一家采访钱琨琨的,到时候不怕冲不上热搜。
钱琨琨笑着和他们打个ok,拽拽自己老妈,示意她出来,自己有话和她说。
琨琨妈从挎包里拿出小零食放到桌子上,招呼他们吃,就被钱琨琨给拽了出来。
“儿砸,咋啦?”
“妈,这群记者是你请过来的吗?”真是我亲妈,有事是真上。
钱琨琨给感动到不行。
琨琨妈帮他整理整理衣领,没好气的说:“出了事也不主动和家里说,还要我主动来找你。
去吧,儿子!妈相信你!电视台总比那些什么主播影响力大。
我托亲戚请来的,别让人久等了。”
钱琨琨自然知道,他对老妈竖个大拇指,就回到办公室,在记者对面就坐了下来。
“你们是哪个台的记者?”钱琨琨问道。
摄像等工作人员手脚麻利的布置好,那个青年记者手里拿着话筒,一边调试声音,一边回答:“不用担心,我们是Q市电视台的,肯定会如实报道。我们开始吧。”
本地电视台,钱琨琨放下心来,本地台至少不会乱说。
“钱先生您好,最近网上关于雇佣大龄工人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对此,您有什么话说?”记者抛出第一个问题。
钱琨琨双手放在膝盖上,脊背挺直,面对镜头:“竹编厂的工人确实都是年纪大的叔叔阿姨,因为这项传统技艺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学,已经面临断代的风险。”
事实上,今年如果不是他接手盘了过来,竹编厂早就倒闭了。
“钱先生的意思是,这个工艺面临失传吗?也就是说,厂子里真的有很多老人家。那网传的虐待?”
记者画风一转,问题又回到网友关心的虐待老人事件。
钱琨琨提到这个问题就生气:“这都是污蔑!算了,我说了你们也不一定相信。厂子现在正在上工,你们不怕脏乱的话,跟我来车间吧。怎么样?”
百闻不如一见。说着,钱琨琨就起身,示意他们跟自己走。
青年记者心中一喜,他虽然冲着热点来的。也想过拍摄一些竹编厂内部的素材。
他在来的路上还想着说,如果老板不同意还要以什么理由说服他?
没想到,见面后,钱琨琨这么敞亮!
直接邀请他们参观厂房。
看他坦坦荡荡的样子,记者肚子里已经打了好几篇反转的草稿。
这要是发出去,绝对是头条!
上一个头条,还是他们Q市烧烤的意外火爆!
这次,如果运作好了,绝对又是一个大爆款。
记者随着钱琨琨站了起来,往门外走去:“那你方便的话,我们就过去吧。”
记者对摄影使个眼色,示意他赶紧跟着,这可是好素材,没准他们挖到宝了。
合作多年的同事默契满分,摄影随着他们的动作丝滑转换镜头,手稳稳的举着机器跟随二人。
钱琨琨领着两人走在厂房路上,一路上厂子的风貌全展现在镜头里。
因为,厂子建造的比较早。
还是早年建造的青砖瓦房。
虽然,钱琨琨接手后,收拾的干净,但是岁月的痕迹在那里。一行人走在其中,配着青砖绿瓦,院子里自然生长出来的绿竹,颇有写意画的意味。
摄影的审美显然是一流的,忍不住对着古朴的环境多拍了几条。
走过一条石子铺的小路,就来到占地最大的厂房。
大家上工都比较早,此时厂房里破开的竹片,竹条,还有正在编织的人们,看起来很忙碌。
还有大家时不时拉几句家常,看起来又那么和谐放松。
摄影刚刚拍下来一个大妈笑得露出大牙的视频。
常年劳作的黝黑面容上,布满皱纹,一看就是很普通的村里老太太,可是笑起来,却有一种无拘无束的乡村美。
钱琨琨没打算打扰大家工作,就让他们站在工人旁边拍摄,每日的劳作场景。
“小钱总,又拍视频来了哈!”
“小钱总,咱们猫窝和竹杯哪个卖得更好吗?”
工人们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