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米走在70年代的地下市场,新鲜劲过了以后,开始采买东西。
这里的东西多,价格也确实贵。
供销社一条肥皂4毛4,这里面竟然要卖5毛。
外面2毛8一把的牙刷,这里要卖3毛2,足足贵了5分钱。
相对于可买可不买的日用品,肉类和粮食还有布料就更贵了。
猪肉:市价7毛/斤,这里1块2。
大米:1毛6/斤,这里2毛5。
几乎贵了一半。
鸡蛋市价3分钱一个,这里要卖5-6分。
一只3斤左右的鸡外面卖1块6毛,这里要3块。
唐小米还看见了手表和自行车,有新的也有二手的,只是数量不多。
“小姑娘,要不要手表啊,上海货。”
有人招呼道。
倒不是看她有钱,而是路过的人都招呼一下,广撒网嘛,万一成了呢?
“多少钱?”
“只要300块,很便宜的。”
一只上海手表,市价120元,但是要票,有钱不一定能买到。
这人卖300倒是价格挺合理。
“我不买,谢谢。”
唐小米接着逛,她要买2个搪瓷盆,1把牙刷,1条肥皂。
还想买鸡给老妈补身体。
她走到卖鸡鸭的面前,有些犹豫。买了鸡但是没有地方做熟,是个麻烦事。
有些犹豫。
这时王德发凑上来,“你想买鸡啊,这只就不错,倒时候拿给卫生所食堂的烧饭大叔给你做了,至少能吃两天呢。”
他还能蹭两口鸡汤。
“真的?卫生所还有食堂,我把鸡交给他做,要单独收钱吗?”
“那可不,一看你就没来过卫生所。那大家来住院,没有食堂怎么吃饭。”
喝西北风啊。
“王大叔,你好好跟我讲讲,这怎么操作。”唐小米急于解决这个问题,称呼都变了。
王德发又开始嘚瑟,“咳,这还不简单,你算好一家人吃的粮食,交给食堂换卫生所的饭票。”
卫生所一日开三顿,饭票分早中晚,要吃几顿自己决定。
但是的提前一天给食堂打好招呼,临时去吃,可不一定有量。
“像你这样拿大肉菜去食堂单做,要么一次给3毛钱,要么,就把内脏和鸡毛送给人家。”
内脏可以单独炒个菜,鸡毛能收集起来拿给南边(义乌)来的商人,换点糖或者小玩意都行。
“真是太好了,这样我们就不愁没东西吃了。”
“谢谢你,wongderful。”
唐小米说完转身去选鸡,根本没注意自己把王德发顺口念成了英文。
王德发捋着自己地中海悬崖边上的刘海,有些疑惑,“这小姑娘,口音有些重啊。”
唐小米买了一只肥肥的鸡,讲价到2块9毛8,比卖价便宜了2分钱。
好吧,她杀价确实没有杀人熟练(游戏中)。
又买了10只鸡蛋,5毛。
1把牙刷,3毛2。
1支牙膏,5毛2。
1条肥皂,5毛。
2个搪瓷盆,2块。
3个搪瓷杯,既能喝水还能盛饭,1块8。
还买了不少针线,花了5分钱,老爸屁股上的破洞该补补了。
小东西都用搪瓷盆装着,王德发帮忙提鸡。
“还得买点布,要柔软一点的。”
给出生的妹妹做衣服和包被。
枣花公社毕竟不是大地方,“的确良”,“涤卡”这样的料子一出现都要被抢破头。
几乎是买不到。
供销社卖的都是白布,黑布,学生布,一尺价格在3毛~7毛不等。
花布最贵,要1块一尺。
黑市里,布料价格更是翻倍。
唐小米买了三尺棉布,花了2块3。
先给妹妹做衣裳,剩下的给自己和老妈做点贴身衣物,整天挂空挡也不是个事。
就这样,林林总总花了10块4毛5,加上之前在供销社买的东西,一张大团结已经没了。
第二张大团结变成了7块8毛2。
“钱可真不经花。”
得想办法挣钱点呢。
“王大叔,咱这公社附近有芦苇荡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