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段时间我姐调到咱县城工作了。他们家情况吧,有点特殊,孩子从小没父亲,我姐目前在县里,照顾不到她。珊珊,既然一中不行,那你说,按他们家情况,到二中、三中上学,应该没啥问题吧?”
冯珊珊会意,一边看向赵晓瑞,一边含糊:“这个……这个……阳哥,我现在也被你调到经研办了呀,现在有没有什么新政策,我也不了解。”
赵晓瑞长舒一口气,原来还是给孩子办学校的事情,而且还是初中。
初中比高中可好办得多。
毕竟原则上初中是义务教育,因此从大原则来说,是不许按成绩分配的,只不过各地教育资源情况不同,因此总会有那么一两个所谓“好学校”是要看成绩的。
这件稍微“违背组织原则”的事情,老百姓们也默认。
但赵晓瑞也没立即应允,而是谨慎地问道:“阳子,你那侄女儿……”
还没等他问出口,赵春花这老太太就先开口了:“哎呀,阳子,你说啥呢,你是不是瞧不起你赵叔?什么二中三中的,那都是些啥学校,尤其三中,那些个孩子让那些不着调的老师给教得,一个个跟小流氓似的。”
听老伴这么说自己治下的学校,赵晓瑞老脸一红,刚想说两句什么反驳,老太太却又说了:“阳子,你侄女,那是自家闺女,别考虑那些什么二中三中的,你当过老师你还不知道,那些老师,都是去不了一中被刷下来的。”
“干脆,让咱家闺女直接上一中!市里学校咱没招,上个县一中,要是还办不了,阳子,你这不是埋汰你赵叔么!自家人,你把你赵叔当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