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已有万余。
当陈德强得知具体数量时,禁不住吓了一跳,他能看出《射雕》的质量,可却想不到它带来那么大的效果。
这也跟小说长短有关,以前多是用的中短篇,读者其实很不固定,许多人都是偶尔兴起才买一张看看。如今有了长篇连载,那些入迷的读者,如何肯再抛下?
“小张,你这次真是立了大功,呵呵,说说,想要什么奖励?”陈德强坐在椅上,心情愉悦,难得露出几分豪气,有了些男人模样。
张倩依笑道:“要什么奖励,小说也不是我写的。”
陈德强摆手说道:“这话说得就不对了,报社有报社的规矩,谁找来的算谁的。”随即又问道:“对了,那个作者到底是谁呀?”
张倩依戏谑地说道:“张若虚呀,报纸上都写着呢。”
陈德强没好气地瞪了她一眼,说道:“我又不是瞎子,自己看得到,我说的是真实身份。”
张倩依摇摇头:“社长,这就不能怪我了,他不让我说。”
陈德强撇了撇嘴:“不说拉倒,我才不稀罕。”
张倩依笑了笑,没说什么,与他打了个招呼,便回家了。
尽管只是万余份地销售量,可在她看来,已经足够令人惊喜的了,甚而有几分神奇的感觉。
一篇小说,硬生生让自己报社的报纸销量翻了好几倍,这若不叫神奇,还有王法么?
她渐渐有些相信张斯的话了,只是,这也令她越来越难看透自己的弟弟。
记得上次,拿着报纸回家,报上有弟弟演讲的情况,妈妈看了高兴的不得了,眼睛都有些湿润了,把报纸看了一遍又一遍。
她对张斯的学识很疑惑,实在有些超出他的年龄限制。
妈妈却丝毫没有这方面的想法,对张斯的信任,不需要任何解释与理由:“他本来就极聪颖的,连他父亲也不如他,以前只是性格上有些缺陷,现在改过来了,学这些东西,对他而言,又有什么难度呢?”
张倩依闻言,呵呵笑了:“你呀,这么夸自己的儿子,有意思么?”
妈妈也笑了,说道:“这可不是夸他,聪明人自然有聪明人的做法,愚钝的人是怎么也想不到的,所以会产生疑惑,不解之类的,也许,这些在人家来讲,简单的不得了呢。”
张倩依没好气地笑道:“都是一个妈生的,你永远这么偏心,他就是聪明的,我就是愚钝的,我都不想说你了,不,是不稀罕说你了。”
妈妈听了毫不在乎,笑嘻嘻仍拿着报纸看,看的张倩依颇感好笑。
张倩依没把小说的事告诉她,当时,确实也没想到《射雕》的影响力。
再者,她也不想让妈妈心烦。
张斯性格变好可没几天,而写小说这种事,那真可说得上是“不学无术”,妈妈若知道了,只会“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现在的妈妈,可是越来越显年轻了,大概是因为心情愉悦的缘故的。
同时,心态也越发活泼了,有时倒像个小孩子。
张倩依很愿意她能保持这样,绝不想她像以前那般,整天愁眉苦脸的。
在学校的张斯,尚不知外界对《射雕》的看法,却明显能感觉到它的影响在扩大。
因为办公室的外面,常常站着一排被罚的学生,个个低着头,虔诚地在表示着自己的悔过。上去稍打听,只有一两个,是因为打架斗殴之类的缘故,大部分却是因为上课时不好好学习,偷偷看报纸而被老师抓来的。
说到这一点,倒不得不提起王鹏同学。
学校里都是学生,对一些“正常”的或“不正常”的杂志,或会有些兴趣,至于报纸上的中短篇故事,兴趣缺缺,故而《桃源报》的针对人群并不包括学生。
王鹏曾买过几份《桃源报》,还在同一楼层的班级各扔了一份,这是同学们接触这份报纸的初始。
之后几天,他找“杂志”的时候,对这份报纸随手翻了翻,发现了有关《射雕》的内容。
作为一个武侠迷,他第一个反应是,买回来看看。
作为一个爱人闹的人,他的第二个反应是,让别人一起看。
作为一个囊中不羞涩的人,他的第三个反应是,买了许多份。
见了同道中人,或是好朋友,随手便扔一份过去,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如今在大陆最吃香的武侠,无疑是港台传过来的。
报纸上能看到许多连载,不过,却并未造成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