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住……”,那人说着就要抽身离开。
等等,这人该不会是个小偷吧。
采荷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又见他一手紧握着,也不去捡地上的酒壶,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把抓住他的手腕,嘴角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等等,你手里拿的是什么?”
“没……什么”,那人没想到这么快就被识破了,慌了心神,话也说得不利索了。
徐平和采莲反应过来,也要上前去抓。
一对三!
那人见自己讨不了便宜,立即丢了钱,推了采荷一把,一溜烟儿跑没影了。
“你没事吧”,采莲扶起倒在地上的采荷。
“我没事,钱呢?”,采荷也顾不得身上的灰尘,一心只想着钱。
这才得来的钱,要是被偷了岂不是亏死了。
“在这呢,一分没少”,徐平应着,捡起被扔在地上的钱。
三人站在原地,看着手里的钱,面面相觑。
刚得的银两就被贼惦记上了,指不定还有多少贼。
与其被偷,不如自己先花为净。
想到这,徐平发话了,“买买买,你们还要买什么,今天都买了”。
采荷和采莲内心狂喜。
几人又去买了米面、白糖、辣椒等。
这里不产米,所以卖的极贵,她们也不敢多买,只买了两斤,等馋的时候可以改改口味。
虽然她们这里以面食为主,可是小麦产量并不高,再加上山区地少,所以自家种的也只够勉强糊口,但是价钱却比米便宜多了,所以她们买了二十斤。
想着自己可以育种种植,所以只买了二两辣椒,顺便又买了各式香料,回去好配卤料。
又想着做新衣服,便买了十尺粗布,又买了些细料用来做内衬。
这糖虽然贵,但是她们自己又造不出来,只能咬咬牙买了两斤。
这么一趟下来,手里的银子只剩下十两了,可是三人的竹筐却装满了。
本来还想着再买些别的东西,可是他们几个背着这么多东西逛了这么久,已经是累得满头大汗,当即找了个阴凉处歇脚。
“这么多东西,怎么背回去呀?”,采莲看着眼前装得满满的竹筐发了愁。
徐平也发愁,这么多东西,路又远,几时才能到家。
采荷也犯了难,只顾着买东西,把这重要的事给忘了。
转念一想,开口说道:“不如我们买辆驴车?”
“啊,这钱还够吗?”,徐平也觉得需要买辆驴车,可这何家买驴车就花了十八两银子。
“我们去看看再说嘛,爹爹,你跟我一起去吧,让二姐在这看着东西”,采荷提议。
要是他们背着东西去,这卖驴车的定会借机涨价,再者让大人跟着一起去,别人也不会胡乱要价,而且买来的东西都用麻袋装着,别人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留下一人看着也没问题。
三人商量了一番后,采荷和徐平一起便找了个就近的李氏驴行,这驴行看着很大,里面主要是驴子,只有少数牛,因为地少,牛车在他们这里用处不大,而且价钱也贵,马车就更不用说了,那都是有钱人家出行的工具。
刚走近,便有小厮上前招呼,知道是来买驴的,便叫来驴行的李老板。
李掌柜的带着他们去里面挑选驴子。
采荷自然是不敢贸然开口去问,一是她也没买过驴子,也不知道怎么挑,二是怕自己开口再被胡乱要价。
徐平也没买过,便挑中了一头看着跟何家的驴子体型差不多的成年公驴,问道:“这头驴多少钱?”
“客官好眼力,这可是头不可多得的好驴子,您买回去肯定不吃亏,二十两”。
“能便宜不?”,采荷开口问道。
李掌柜迟疑了一会,为难道:“十八两,再低我这真是卖不了”。
得,钱不够。
知道搞价无望,采荷便指着一头看着刚成年的小公驴,体型比刚才那头小了许多,问道:“这头多少钱?”
“十五两”。
好家伙,刚才还诚心说价,这会就胡乱要价了。
“这头驴比刚才那头小这么多,还这么贵,七两”。
“你别看它小,等养养说不定长得比刚才那头还好,十二两。”
“那我得养多少年,浪费时间不说,还得去给它买草料,八两。”
“草料不用买,那地里长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