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为了讨好老太太,她每天过来请安伺候,装出一副虔诚的样子,抄书诵经拜佛,年复一年,都来拜吐了。
还是这段时间,老太太不在府里她才能喘口气,如今又进来了。
如果让老太太知道,她们在她的佛堂说这种骂人的话,被罚抄经书都是轻的,说不定还会家法伺候。
“哼!”
“烦死了!母亲你怕什么,又没有人听到,再说就算他们听到又怎么样,还能说我不成?””
赵云晴气得肝疼。
她在自己家里,连脾气都不能发了吗?就因为赵玉儿那个女人回来?
赵高氏摇摇头,“注意着点。”
“我之前就说过了,让你最近不要与那赵玉儿起正面冲突,你怎么就不听呢?”赵高氏恨铁不成钢的看着她。
如若赵玉儿那丫头真是个有心思的,现在不知多高兴呢。
什么都没干,她们两个就被罚了。
“我看她那嚣张的样子,就是忍不住。”赵云晴咬唇说着。
谁知道,她不过是说了两句,就被父亲给罚了。
如果她知道当时父亲就在身后,她肯定不会说那些话。
想起之前赵玉儿的表情,她肯定是早就看到父亲来了,却不告诉她,故意看她出丑。
那个女人分明就是故意的。
高氏看着她的样子,就知道她没有把自己的话听进去。
高氏这么多年就生了这一胎两个女儿。
晴儿从小就是个脾气爆的,瑕疵必报,但她有资本,谁让她是太尉府的嫡女呢。所以高氏从来不觉得女儿有什么问题。
小女儿性格跟她刚好相反,是个沉稳,,心思重的,有时候,就连她这个母亲都不一定能猜到那孩子的心思。
她原本骄傲,虽然自己这辈子没个儿子傍身,但她两个女儿优秀啊。她们在京中闺秀里,也是i排得上名的。
她一度忘乎所以,觉得自己两个女儿以后必定是高嫁,就是入了那皇家门也不是不可能。
到时候又有太尉府撑腰,她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可是,自从看到赵玉儿,老爷那个原配的女儿,这几天心平气和的抄了那些书,深思下来,她才知道这人的差距居然这么大。
这几天,她虽然人在佛堂,外头也不是没有消息进来。
毕竟她在府里经营了这么多年,怎么可能真的孤立无助。
她听着丫环说起丹若园的事情,一件件,一桩桩,有条不屡的进行着。
那个令她都羡慕向往的丹若园,路过的丫环没有不惊叹里面的豪华精致的。
赵玉儿这人,不作妖不献媚,在丹若园待着,像是一个真正的大家闺秀,京中贵女。
黄嬷嬷把桌上的篮子打开,把里面摆盘精美的蛋糕和水果一一拿出来放好。
高氏心里忍不住叹息。
如果不是有老爷的肯定,她真的如何都不敢相信,这丫头是真的在乡下默默无闻生活了那么多年。
仔细想想。
她的礼仪、教养,言行举止哪样不是上乘?恐怕就是和宫里的那些主子比起来,也毫不逊色。
原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那丫头虽然没有叫她母亲,只喊了一声夫人。
可是该有的礼仪规矩都是恰到好处的,细究起来,并没有一丝的不敬。
只是她当时既害怕又纠结,只想把她压下去,哪有心思看这些。
而之后,就是自己进了佛堂,她那边也是有恭敬过来请安过一次的。
只不过,老爷听到之后就主动替她免了。只说她现在不便,而赵玉儿原本身体就不好,又舟车劳顿,不用这么辛苦。
之前,被罚的丫环,也派了人过来解释清楚,问明白。
给足了她脸面。
总而言之,她迄今为止,并没有什么明面上的错误。
高氏只觉得心凉。
如果那丫头是真的如她表现的那样,她不得不承认,赵玉儿完全具备了一个大家嫡女该有的体面。这难道就是血脉的能力吗?
两个世家大族的后代,即使被掩埋在荒芜数年,却依旧无法掩盖她的光芒?
而如果,这一切都是她可以表现出来的,那她只能说,她的确是心思难测。
自回京,到过门而不入,再到后面的一切一切,如果这都是她早有预谋,只为了回到赵家,拿回原本属于她的东西。
与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