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后来那丁氏夫妇非要给石磊改成丁磊,让跟着他们姓,为这事儿,石磊没少跟他们争执。丁甲这里倒是无所谓,毕竟丁甲本来就姓丁,丁氏夫妇也没有为难丁甲。可是石磊就不一样了,他说什么也不同意丁氏夫妇的提议,坚决不叫丁磊这个名字。因为改姓这件事儿,石磊越来越不喜欢丁氏夫妇,在一天夜里,他叫醒熟睡的丁甲,告诉他:“小甲,我要走了,我不想再在这个家里了,我要到外面去闯闯。”
丁甲揉了揉惺忪的睡眼道:“哥,你带上我吧。”
石磊摸了摸丁甲的头道:“小甲,你太小了,还不适合出去闯荡,等再过几年,哥在外边闯出点名堂了,就回来接你。”
丁甲也知道自己跟着石磊出去了,只会给他添麻烦,便点了点头。
石磊抹黑,背着早就准备好的包袱,离开了丁家,离开了杏王村。
那天夜里,丁氏夫妇在隔壁听到了石磊与丁甲的所有对话,也知道石磊离开的全部过程,他们确没有一丝想要阻止的想法。
第三天,丁氏夫妇和丁甲还是像往常一样生活着,谁也没有提起石磊,好像生活中就没有这个人似的。
再后来,崔县县衙派人在杏王村盖了一间私塾,并指定了私塾先生,说是朝廷的旨意,要给灾民儿童开智慧。丁甲便免费进入了杏王村的私塾,也便认识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位老师。
丁甲在私塾里学了三年,后来因为丁氏夫妇年龄实在是太大了,连自己都不能照顾了,他便只好退学,在家里专心照顾丁氏夫妇,直到十四岁那年,丁丁氏夫妇相继离世。
丁氏夫妇离世后,丁甲想着再去私塾读书的,可那时候,私塾已经取消了,丁甲便背上行囊离开了杏王村,进入了崔县县城。他靠着自己的踏实肯干,还有三年私塾积攒的知识,受到了崔县捕头的赏识,成了崔县衙的一名衙役。随着时间的推移,捕头也因为年龄太大,告老还乡了。丁甲也凭着自己踏实的性格,熬成了县大牢的班头。而且是县大牢最年轻的班头,上任那年他才十九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