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 第248章 屎溺里的粪球战争,封禅昆仑!(吃饭勿看)

第248章 屎溺里的粪球战争,封禅昆仑!(吃饭勿看)

事,朱祁钰语气一缓:“明天是二十八,要放榜了吧?”

景泰九年的恩科,已经在二月初九开考,二月十五考完。

题目是阁部共同拟定的,朱祁钰单独出了一道题,就是问治水之策。

还真发现个人才,叫白昂。

此人若按照历史轨迹,应该在景泰八年进士登科。

但因为景泰八年进士没有如期进行。

白昂来到京师后又回到家乡,而通知考试后,又来不及入京,所以就耽误了。

今年提前得知有恩科,则年前就来了京师,租赁了小院子,日日苦读。

他的治水策论写的极为精彩。

白圭看完后,十分惊叹其才华,将誊写好的卷子送入内阁,内阁诸臣看完也觉得是个实干型人才。

又将试卷送入宫中。

朱祁钰看完,差点想略过殿试,直接点为状元。

今年的进士科,能人可是非常多的。

很多套试卷,朱祁钰看完叹为观止,和景泰八年的进士科比起来,今年才是群英荟萃。

可以把进士看为选秀,景泰二年就是选秀大年,出了一大批超级牛人。

景泰五年的进士科能人也多。

景泰八年就差劲了,属于选秀小年。

景泰九年赐了恩科,今年又是大年。

奈何刘健被赶去地方历练去了,又抓捕了大批文人,否则景泰九年的恩科,会成为近十年的超级大年,会涌现大量决定未来三十年大明走向的超级人才。

“回陛下,礼部已经准备好了,天亮就放榜。”白圭回禀。

礼部各司都分出去了,但为国选材的权力,仍放在礼部,这是礼部的本部,朱祁钰设科举司,和教育司平行。

“朕已经迫不及待等待殿试了。”

朱祁钰笑道。

“陛下。”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不经磨练,哪怕是天才也只会沦为庸才罢了。”

胡濙认真道:“就如那赵括,本是天下名将之资,奈何提早上战场,没有经过军中磨练,就贸然统率几十万大军,才导致长平之败,赵国就此断送了根基。”

“国朝也是同理。”

“陛下超格擢取人才,虽能迅速补充中枢血液。”

“但揠苗助长,导致其人在地方历练不够,难堪大用。”

“陛下,国朝养士之路,已经非常完善了。”

“只要陛下稍有耐心,人才自然如雨后春笋,年年都有,皆是治国良才,不负陛下所望。”

胡濙的意思是。

一,不能揠苗助长,不能看历史线认为某人有才,就大用,这样的人往往难堪大用。

因为人才是磨砺出来的,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不经历磨砺的人,都是纸糊的人才,不经历内卷的人才,是成不了超级人才的。

二,不能因为是选秀小年,就不重视人才,只要磨练适当,这些人也会成为辅国良才。

三,人才磨砺是漫长的。

一个人往往少年中举,青年登科,在地方磨砺十几年,人过中年才懂其中奥妙。

又要经数年宦海沉浮,起起落落,磨练心智。

等心态平稳后,在老年才被擢取入中枢,在中枢磨练几年,垂暮之年才会被重用,擢入阁部,治政天下。

这时的他们才真的懂得人生奥妙,治政水平才会高绝。

这样的人,才是治国良才。

朱祁钰站起身来,对着胡濙深深一礼:“老太傅治国良言,朕谨记。”

古之多少天才,如赵括、马谡那样的顶级天才。

不也是因为揠苗助长,而成为反面教材嘛。

大明人才遍地都是,但要给人才成长的时间,年过六旬再征召入中枢,这样的人,治国才稳,才懂进退。

“是以,陛下不能因喜好而擢取人才。”

胡濙认真道:“陛下当按才华论,仅按科举这一张卷面论。”

“然后根据卷面展示出来的才华,人尽其用,物尽其才。”

“将其放到合适的发展轨道上,进行培养。”

“三十年后,方是开花结果的时候。”

“届时中枢又是一批可支撑天下的人才。”

“只要不改科举之制,大明就永远不会缺人才。”

“天下就能永远正常运转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