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最终可想而知,那店家差点被客人掀桌子。
昨日闹事的几人和那奴婢,最终被判赔给他们六十两。
银子在覃氏手上还没捂热,就交给了如今执家的张老太。
对于张老太执家,大家是一点异议和心思都没有。
他们知道,张老太最是公平不过了,对每个子孙都一视同仁。
又过了几日,张记小吃店的生意又开始了回升。
大家都尝过张记和不远处的申记,后来还是都来张记吃了。
张记的味道实在太好了,比酒楼的味道还要好。
因此,张记只用了几天时间,就在西街打下了名声。
更有之前的事情发酵,大家都知道了人家是味道太好了,才让人打上了主意。
申记也是一家人在做,在第一天尝过张家的小吃后,见人家味道和生意太好,就起了模仿的心思。
眼见那张记都闹上了衙门,申记就觉得他们的时机到了。
因此,都还没怎么研究透人家的秘方,就直接开店了。
哪想这生意越来越差,最后不得不关门倒闭了。
有些眼热,又有和申记一样心思的人家,见申记的惨淡结局,也就暂时歇了心思。
小吃店的生意蒸蒸日上,夏云柔只用在家炒至底料,再教会叶氏和孙氏就行了。
偶尔还要过去西街的造纸厂看看进度,再帮着解决一些突发问题和难题。
造纸的进度要慢了许多。
不过张老汉并不着急。
他和三个儿子现在是雄心壮志,誓要做出一番事业。
他们经常外出,也认识了不少的人脉,再加上有人牙子柯有的介绍,花了极少大钱,进了不少构树。
造纸的材料也定做了许多,也联系了几家书店的掌柜,现在一切准备工作做好,就等着构树再泡上一段时间,就可以造纸了。
不过夏云柔还是提了个建议,是否要招人。
毕竟只有三四人,出纸的效率会大大减少。
张老汉想了一会,还是打算招上几个人,若是发展得不错,再多招也不迟。
"祖父,要不咱们家,买上几个人吧。"
张书川突然道,"咱们握着他们的身契,不怕他们偷学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