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张元 吴昊
延安府,河中府,京兆府,在军事辖区上,都属于永兴军管辖,但是在民政的管理上,依然还是由地方各府刺史节制。
此时的延安府府衙前院客房,住了两个人。
一个叫张元,一个叫吴昊。
三天前,他们自荐来到延安府衙,针对目前大夏和大宋之间的时令政策加以解读,自忖属于良师帅才之辈,一心想在延安府大展拳脚。
没想到,延安府刺史只是派遣管家接待了二人,然后随意安置在府衙之内,就没有再露面。
此时的二人,已经被这种刻意的冷落煎熬得出其愤怒。
“也罢也罢,既然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张元抓起床上的破败包袱,对吴昊说道。
“你敢不敢跟我去大夏!?”
“果真要去?”
“只要这天下谁能赏识我等的才华,是宋是夏有什么关系?现在大夏不还是沿用大宋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吗?只是政见不合而已,我等又不算背祖忘宗!”
张元几番言语就说动了同样怀才不遇的吴昊。
二人在傍晚时分,决绝的离开了延安府。
延安府刺史听到下人的回报,根本就没有将这二人离开的事儿放在心上。
........
狄青带着阚苏和力敏二人,一路从东京走来,范仲淹的手书在秦凤路杨家军中成为保举贤能的推荐信。
秦凤路现任的行军司马杨文广比狄青还大上七八岁,但是二人在一起的时候,更多时候是杨文广听从狄青的意见。
狄青从前在青塘城的时候,数次跟着唃厮啰征战大夏,好几次都是大胜而归,所以才让李元昊对他的名字恨得咬牙切齿。
秦凤路军权节制于范仲淹的西军。
所以,一个是范仲淹名义上的学生,一个范仲淹亲手承认的亲传弟子,加上杨文广性格刚直,跟狄青可谓是一见如故。
短短两个月,二人制定的战术,已经从边境袭扰到小队伏击获得全胜,任务是配合得越发娴熟。
“报,司马大人,方才有人来报,我们在边境抓到两个人,他们说自己是宋人。”一个传令兵说道。
“现在防务边境在各个城门口都有军令,严禁百姓偷渡,怎么还是有人屡教不改?!”
杨文广在禁军演武堂学习的时候,还被官家选着做了四年的带御器械,武力值可想而知,这生气的一巴掌,一张流纹实心的案几便四分五裂。
狄青问道:“是流民还是百姓?”
“回狄大人,看穿着打扮,卑职觉得他们倒像是文人秀才。”
“哦?带我去看看。”
狄青走到一处黑色的军寨中,看到了关押的二人,果然,头上包着士子最喜欢的纶巾。
所以,他们是刻意要去大夏?莫非是探子?
杨文广不是嗜杀之人,却对背祖叛宗之人深痛欲绝。作势便要砍杀了二人的脑袋。
狄青急忙阻止道,:“且慢,文广师兄,且留这二人性命,待我让力敏去查探一番是何缘由让他们敢在战事胶着之际,还敢去大夏。”
“也罢,那就交给你了,师弟。”
不过半日时间,就从延安府打听到消息,据刺史府的管家来报,这二人竟然是盗窃匪首,刺史大人好心接待二人,没想到这二人恩将仇报,居然偷盗府内财物。
原来,秦凤路属于西军,范仲淹一向以铁面无私著称,延安府刺史不想惹事上身,更不想为了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做担保,干脆让管家便宜行事。
于是,张元和吴昊,此刻成为了弃子。
狄青也没将这二人放在心上,毕竟盗窃之罪罪不至死,关一段时间,有需要苦役的地方,拉去罚半年苦役也就罢了。
可这些西军的行为,在张元和吴昊眼里,便成为了士可杀不可辱的仇恨。
他们在监牢里没有因为有秀才功名在身上,得到任何优待,甚至,关押的一些土匪流民在在得知二人的身份和因何犯事之后,对二人的态度更加恶劣,不是拳打脚踢便是馊饭盛汤,甚至逼迫二人住旮旯之处。
这一段经历,在张元和吴昊心里和身上,衍生出无限恨意。
.......
种花开心的进了宫,又开心的离了宫。
此时的她,手里有一封写了字的圣旨,兜里还有两封盖了玉玺但空白的圣旨。
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