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槿沐竟然把顾泠的情节原封不动地搬到了现实中,这是多么一件细思恐极的事?在座的所有人都呆住了,他们见过很多大风大浪,却从没见过这么玄幻的。
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看小说容易,但这做起来岂止是一个‘难’字就可以概括的?他到底把那个情节看了多少遍?他在心中暗自揣摩了多少次才能猜透顾泠的脑洞?而且这一切他都没有亲自动手,只是起到了一个催化剂和提点的作用,这未免有些太恐怖了。
曲锦书忽然问:“你还记得第一次见陆槿沐是什么时候吗?他送你笛子教你曲子又是什么时候?”
王嘉洋仰起头想了好久才终于想起了一个并不敢确定的日期,他只记得那天是星期五,虽然不敢确定,但也应该差不了太多。
曲锦书连忙看了看日历,又从网上找到了《无常》的发表时间。令他感到惊奇的是《无常》的发表时间竟比前者要晚。也就是说,在顾泠还没有写《无常》之前陆槿沐就认识了王嘉洋,而且还把催眠术教给了他。
那么问题来了,他为什么要把催眠术教给王嘉洋?难道他在那时就已经在策划这个案件了?既然如此,那顾泠又怎会把这个情节写出来?究竟是陆槿沐在抄袭顾泠,还是顾泠在抄袭陆槿沐?又或者,他们两个会不会都是幕后黑手?顾泠患有精神分裂,她会不会真有两个人格,其中一个是平时的她,而另一个则是和陆槿沐一起作案的她?他们在一起研究杀人手法,陆槿沐负责付诸实践,而她则负责发布出来。
不对,既然他们是同伙,那陆槿沐为什么还要去冒着被发现的危险找到阿笙购买《无常》文稿呢?这明显又说不通。
程刚忽然说:“我好像有点明白了。”
他笑了笑解释道:“你看,顾顾问之前写的书都是校园青春类的小说,但是一直都不温不火,粉丝也就几百个。但是她改写悬疑小说后粉丝瞬间涨了很多。据我所知,创作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尤其是像顾顾问这样改变类型挑战自己重新开文的时候,就更加困难了。顾顾问除了陆槿沐几乎没有朋友,而且陆槿沐又是心理医生,所以她在开文时一定让陆槿沐给她提了很多宝贵意见。”
赵鑫也笑道:“不错,而且陆槿沐不仅给顾顾问提了很多意见,甚至还会与她一起创作开头。不,我觉得‘荒街夺命’这个案件就是陆槿沐蓄谋已久的想法。与其说是顾顾问写了‘荒街夺命’,不如说这个情节完全是由陆槿沐写的。”
曲锦书微微点头:“是啊,陆槿沐是桐城首屈一指的心理医生,对催眠术也颇有研究,所以《无常》中才有那么多言辞凿凿的解释和说明。这也是最说得通的解释了。”
纵然如此,陆槿沐依然可怕。
他先是教给王嘉洋催眠术,然后又让他学会控制那些野猫。可是他怎么就敢确定王嘉洋会利用这种方式去杀人?并且时间上竟跟《无常》的情节进度如此吻合?他怎么敢保证公交车上一定会有小偷?他怎么就敢断定公交车上没有人敢站出来见义勇为?又凭什么敢保证这样会激起王嘉洋的杀人欲望?
曲锦书想不通,也许这个问题只有陆槿沐才可以回答,也许这种种的一切都只是个巧合。只不过这些巧合正好对他有利罢了。所谓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这就是天意吧。
说到这儿曲锦书问:“你当时为什么要把小偷的头割下来?又为什么要把他的尸体挂到红绿灯上?”
王嘉洋淡淡回答:“我并没有把他的头割下来,也没有把他挂到红绿灯上。我只是把他们都引到猫巷中让野猫攻击了他们,之后我就离开了。”
此话一出,曲锦书等人更加震惊了。曲锦书问:“什么?那你在法庭上怎么不说?”
“人反正都已经死了,而且他们是我利用野猫杀死的,那我还有什么好说的?我说不说都是一样的结果吧?”王嘉洋摇头苦笑。
“胡闹!”曲锦书黑下了脸,“怎么可能一样呢。”
既然这不是王嘉洋所为,那应该就是陆槿沐亲自所为的了。他为了与《无常》情节吻合,于是将小偷的头割下来,然后把尸体挂在了红绿灯上。
“呵呵,原来他也并不是没有破绽,也并不能控制每个细节,最起码他还需要自己动手。而且我觉得他不止动过这一次手,还参与了其他案件,而且越往后的案子他就越会频繁的出手。”曲锦书冷笑,“因为第一个案件是他的杰作,剩下的案件都是顾泠自己想出来的呀。纵然他知道大纲和梗概,又怎么能透析顾泠的想法?所以他才要不惜花大价钱从阿笙那里买文稿,所以他才要让顾泠加入刑侦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