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两个小孙子原本还在玩鱼呢,听到屋里又传来热热闹闹的笑声,忍不住跑进堂屋里凑热闹。
吴氏其他三个儿子,一直在院子里处理抓回来的鱼,直到周禾苗与郭常谈好事,离开时,也没见到人其他三人。
李婆子摇摇头,吴氏四个儿子,也就老四会来事。
其他三个都跟个闷葫芦似的,沉默寡言的,和她家老大差不多,但是她大儿子虽然闷,见了人也会主动和人打招呼的,她家那三个儿子可不会。
吴氏前面三个儿子,以前老大还好,父亲去世后,便和母亲一起撑起了这个家。
但他自从死了媳妇儿之后便开始变了,不仅变得不爱说话,还酗上了酒,十年如一日,每日都魂不附体的,看着怪可怜。
中间那两个,死了爹之前也还好,死了爹以后,便渐渐的只会埋头做事了,就连走在路上也总是低着头。
路上碰见,若不是别人主动出声,他们都不会知道对面来人是谁。
有时偶尔抬头见了人,也不会主动问好,都是等着别人喊他们了,他们才吭声。
午时末,傅老头拉着还未回魂的郭城回来了。
他难得好心送了郭城回家,这才返回来。
他进门时,发现只有方氏在屋檐下做扇骨,他走过去,本想打声招呼,便回他的杂货房里歇歇,但当他看到方氏手上和平时不同的扇骨时,便被吸引了注意力。
他上前一步,拿起方氏跟前的其他扇骨看了看。
顿觉得新奇,他一面看,一面坐在屋檐下的小矮墩上。
“这扇骨做得还挺好看,谁想的样式?”
他其实想说是不是郭姑娘想出来的样式,临到嘴边,却改了口。
方氏笑道:“这些,都是禾苗今儿新做出来的样式。”
傅老头以为自己听错了,“周禾苗?”
方氏早就察觉他对周禾苗的不满。
听他这不相信的口气,她不高兴的皱了皱眉,肯定道:“是啊,就是弟妹想出来的。”
傅老头仍不想相信,他心中很是疑惑,他记得前世周氏是个徒有其表的草包,顶多读过两本书,并没有听说过她还会这些手艺活。
她那个性子,应该很看不上这些工匠活才对。
正疑惑着,便看到周禾苗等人回来了,一行六个人,傅老头又好奇她们打哪回。
几人并没有关注他,周禾苗带着郭常去看湘妃竹蚊帐竿,告诉他要收什么样的,以及一些注意事项。
随后叫了李婆子一起带人进了堂屋,避开外人,周禾苗拿了一百两银子给郭常。
“娘。”周禾苗叫着李婆子一起进来,一是为了避男女独处之嫌。
二是想要解释的手里的银子出处,想要与李婆子说开。
她怕李婆子因为她手里还有银子而对她有意见,但是她又不可能将手里的银子都交到李婆子手里,不说她留着有用,没用,她也做不到将手里的钱尽数交给李婆子。
这也是她佩服郭玉姝的地方,那么多银子,说给她就给她。
李婆子心知周禾苗手里头还有钱,心里虽有些不舒服,但是现在看着小儿媳一副很有主意的模样,她知道小儿媳变了,她应该也适当改变,不能事事管着,事事压着。
但是现在她也看得开,并奢望周禾苗能将所有的钱上交给她,
要做大事,手里头哪能没银子的?只要挣回来的银子是给老郭家的,有没有交到她手里无所谓。
有郭常在,她直接摆摆手,示意周禾苗不必多说,只道:“只要你做的是为了老郭家好,老婆子我都没意见。”
周禾苗放心了,庆幸自己这辈子遇上很好的家人。
她不敢说她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郭家,但是她敢保证,她这辈子定与郭家荣辱与共。
郭常怀里揣着沉甸甸的银子,心也跟着沉甸甸的。
又踏实又激动又感激。
他没想到周禾苗会找他帮忙,更没想到周禾苗如此信任他,一出手就是一百两。
他意识到,他出头的机会来了。
他手不自觉捂紧了怀里的钱袋子,暗下决心,一定好好干,不辜负周禾苗的信任,也抓紧他的机遇。
郭老头还以为郭家做扇子,只是小打小闹,做不起多大规模,可现在看这架势,好似是要往大了做的意思。
他挠挠后脑勺,这个周氏这辈子怎么不一样了?难道……
傅老头抓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