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先殿。
“爹,宋先生出京了。”
朱标恭敬地对着龙案后的男人汇报道。
朱元璋从奏本中抬起头,不怒自威的眼神中带着道道血丝。
“景濂啊,他这一走,所有政务全都压在咱肩上了。”朱元璋感慨道,“如今天下灾祸不断,朝堂上又是些蝇营狗苟的庸才,咱恨不得……咳咳!”
说着,他剧烈咳嗽起来。
洪武十年,宋濂致仕。
眼下大明民力疲敝,水旱之灾不断,而朝堂中尽皆忙着结党私营,如今宋濂一走,压力顿时让朱元璋有些喘不过气。
“爹,您要保重身体啊!”朱标眼里担忧不已。
打了半辈子仗,朱元璋都是龙精虎猛,然而建国短短十几年,他却愈发老态。
朝政竟比战场更令人伤神!
“不碍事,咱身体硬朗着呢,更何况宫里养着那么多太医,他们还调理不好咱的身子?”朱元璋不以为意。
“儿臣倒是听说长安县有个什么医者……交流大会,不少杏林圣手都去参加了,爹不妨去那看看,散心的同时也能治治身上的小毛病。”
朱标劝说道。
“等等。”朱元璋忽然想到什么,翻出一本奏折,“今儿个有御史上奏,刚好是关于长安县……”
话未说完,翻看奏折内容的朱元璋表情越来越凝重。
“怎么了,爹?”朱标有些疑惑。
朱元璋语气里带上了一丝杀气:“御史风闻
上奏,说长安县富户谢安谢子龙,欺压百姓、败坏教化、贿赂架空官府,让百姓泣血,恨不得生啖其肉!”
“大明治下竟有这等恶徒!儿臣这就遣人去将此人抓捕!”
朱标连忙请缨道。
“不,长安县不远,你陪我去一趟,咱倒要看看这个谢老爷,究竟如何把长安县搞得天怒人怨!”
朱标抿了抿嘴,没敢反驳。
他知道,朱元璋之所以要亲自去,恐怕是要把这个姓谢的人打成铁案,当做典型来震慑朝堂!
长安县。
谢府。
谢安正坐在摇椅里,听着手下汇报。
“爷,五家火锅店账目出来了,净利润三千两!就是您说的那个‘辣椒’,手下人还没找到。”
“爷,自行车铺建好了,随时可以开业!”
“爷,咱们办的医学交流大会地点已经装点好了,现只剩川西名医还未到。”
七八名中年人恭敬地禀报道,看向谢安的眼神都带着崇敬。
管家这时走了过来:“爷,张知县邀您去咱家酒楼赴宴。”
“又到日子了,让张老哥先去酒楼等一会,我忙完就过去。”
一名商人竟然让一县父母官等着,这要是传出去绝对会惊掉大牙!
但管家仿若司空见惯,七八名掌柜也丝毫不觉自家爷做的有什么不对。
在他们心里,眼前少年可是神仙一样的人物,区区一个知县又算得了什么。
谢安又对着掌
柜们随意挥了挥手:“做的不错,继续去忙吧!”
“是!”
院子只剩下自己。
谢安随即以更闲鱼的姿势缩在躺椅里,仰天长叹:“唉,总算又收获一些功德点了,再不赶紧多赚点功德,老子就要凉凉了!”
他其实是个二十一世纪的普通青年,结果一场事故,把他送来了大明朝。
刚来到这个时代,谢安还算能接受,毕竟朱元璋再怎么喜欢杀人,也是杀那些贪官污吏,对百姓还是很仁厚的。
然而没等他舒服两天,系统觉醒了。
当天就告诉他一个噩耗,他的阳寿将在三年后走到尽头!
幸好只要收获足够的功德点,就能延长寿命。
刚开始,谢安尝试过拾金不昧、扶老奶奶过马路、帮寡妇挑水等等行为。
然而得到的寿命还赶不上他做这些事所花的时间!
于是,谢安产生了做大事来赚取功德点的想法。
两年后的现在,他已是长安县首富,寿命也延长了一年多,但这还远远不够。
“不行,得赶紧把医用酒精做出来,通过医学大会传播出去,到时绝对一大波功德点!”
谢安连忙从躺椅上爬起来,钻进自己的实验室里。
与此同时,长安县城门。
“爹,这是……长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