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那边还要给所谓女真赏赐,这边这奴收了,你说你就真的把他当奴,他能不喊冤吗?
所以最后就由朱标写了一个这样的内部的规矩,如果验明正身真是大明朝的人,那么有钱的,你就出点钱,没钱呢你就服劳役,总之不让朝廷亏的太多!
相当于朝廷花了钱买了你这个奴,然后呢,你又为国家做点贡献,为你这个购买的价格打了几个折,最后还回来,然后你就可以顺利的回家。
并且奉劝你一句,以后甚至下辈子都不要再去东北,这就是一种无奈的解释方式!
谢安就算不知道这个事儿,那么听老掌柜跟自己念叨,恐怕也知道这么做的无奈之举!
谁让现在朱元璋和朱标鞭长莫及,按照正儿八经的历史差不多一直要到朱棣后期才算是彻底将东北的女真族控制住,建立了建州三卫!
实际上实行了军事化管理,并且有效的监视和控制女真,这就是很现实的一个结果。
可是这个时间周期并不长,很快朱棣死了又经过两任明朝皇帝,女真就又起波澜!
这么说吧,在地广人稀的东北,再加上能够看着他们的明朝守军,一
波又一波一茬又一茬,换的太快了!
尤其是李如松,李成梁这李氏家族,在整个东北的镇守,实际上一直采取的都是最开始的分化政策。
可是折腾到后来由于故意放养,结果导致努尔哈赤最终统一了整个女真!
当然这么做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在当时高丽和岛国的军事力量不断的增加。李如松实在是没有办法!
为了避免自己腹背受敌,他只能默许努尔哈赤,统一整个女真从成为真正自己强大的一支奇兵来帮助自己对付高丽和岛国。
结果后来就呈现了尾大不掉的格局,那这个格局最后就酝酿出了最后一任封建王朝。
所以不能说努尔哈赤统一了整个女真部族就一下子建立了后金政权,实际上女真族从大明初年开始,围绕着大明江山以及东北地区,就一直在做着各种各样的斗争!
甚至来来往往的较量,这些东西看得见的看不见的,实际上在历史书上一直都是语焉不详。
谢安想到这个问题,他突然发现对方身子没来由的抖了一下,敏锐的谢安,还有包括熊大都看明白了,这个人搞不好,不一定是大明的人!
但
是他一定是有问题,至于这个问题到底该如何去说,如何去讲,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看来这家伙没准是个逃犯,是个钦犯。
再或者是他是女真族的俘虏,可是谢安皱了皱眉头,他不确认系统是不是很明确就是这个人?
但是自己真要是知道这个人的底细,要他又有什么用呢?
从做生意的角度出发,谢安想到的一开始无非就是利用这里面的猫腻或者是某一个他知道的内幕,甚至哪怕就是简单粗暴的一具尸体来和女真族打交道!
争取能够和女真族的什么觉端真有一点点的关系,这样是为了开辟东北路线!
谢安的目的其实很单纯,至于系统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提示自己谢安并不觉得有什么意外,因为这里面很有可能会有意外的功德值,再或者是意外之喜。
现在意外之喜应该是没有,差一点就变成意外的惊吓了,至于意外的功德值自己也没看到。
那么如果这个家伙真的是身份特殊,女真族没有察觉,而自己和熊大把他找出来,似乎能够察觉到他有内幕,那这种事情要想继续往下挖下去,谢安似乎又没这个耐心!
说真
的,大明十年这个时期,对于整个天下,虽然已经开始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臣服,但是一南一北大明的军队仍然不断的在进行推进。
整个大明江山看似锦绣河山非常的辉煌,但对于朱元璋和朱标来说,所处理的朝政是越来越复杂!
另外就是民生多艰,长安县之前就是要饭县,这可不是随便说的,要知道再往远处走,那边是朱元璋的老家,出了名的凤阳!
那凤阳自打迎来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旱,年年出去当乞丐,而且越来越严重!
这是当地老百姓不无讽刺的一种说法,也就是说你明明都已经当了皇帝,最起码应该对自己的家乡予以照顾,结果照顾来照顾去,净照顾你们老朱家的人了!
害得你的老家老百姓不仅没有跟你吃香的喝辣的,反而因为天灾人祸弄得还不如之前的元朝末年。
其实谢安对于这个要说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