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后,知道了陈明志有了双胞胎女儿,疼爱妻女,还在轧钢厂维修部做一哥,她更加愤愤不平,一气之下,就不想再打听陈明志的事情。
免得扰乱了心情。
直至最近一段时间,她又从工友口里得知,陈明志的消息。
好像是堕落了。
离开轧钢厂后,交了狐朋狗友,辱骂妻女,家道中落,过得贫穷且凄惨,甚至连老婆都要跟她离婚。周围的人,每一个人看好陈明志。
她再一次回去曾经的四合院,看了一眼陈家,也倍感凄凉。
然后就默默地走了。
同时庆幸,幸好当初没有选择陈明志这位青梅竹马,不然,这会风雨飘摇的就是自己了。
知道了自己比对方好过,她的心里一下子就好受了,不再不平衡了。
暗叹自己慧眼如炬,选择正确,起码跟着李亚宏,没有过上这般果不饱腹的日子。
想想那两个奶团子,身上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再想想她们的身材大小,小小年纪,就被饿成了什么样子,已经皮包骨了,还真是可怜呐。
尤其是离开的时候,还听到了周围曾经的邻居说起陈明志的坏话,竟然抢了家里一个月的口粮钱,去潇洒吃喝赌去了,跟狐朋狗友混迹街头,别提多么的令人惋惜。
本来一个好好的人,现在竟然混到了这般凄惨的田地,真是令人想不到呐。
为此,她还高兴了几天时间。
也就是这样,原本放弃关注陈明志的心思,再次活跃起来。
想要多听一听陈明志的消息,以此满足自己的内心快乐。
哪怕其他工友或者街坊邻居没有故意说,她都抱着极大的兴趣去问起。
放在以前,她才不会这么无聊呢。
因为以前的陈明志,甚至是陈家,都跟她的对象,她的家庭差不多,伯仲之间,这就没什么好攀比的。
现在陈家败落了,她自然就感觉,自己优胜一筹,高人一等,比较优越。
以踩低别人,换取自己的高上。
以此衬托自己的高贵,藐视别人的浅薄和粗鄙。
因为只有对比,才能更加突出自己的优秀。
也正是有了对比,所以才有了攀比和虚荣。
不要说现在这个社会环境就没有了攀比,实则,攀比虚荣无处不在,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
攀比的不一定是钱,不一定是经济,反而是其他。
比如谁家找到了良人,谁家收获了某些物品,谁家又升职,或者谁家又多了一个工位等。
这些东西都足以让人口头称道,成为人们饭后的谈资。
只要别人拥有,而自己不曾拥有,那么就会羡慕别人。
被羡慕的人,内心就会很开心,很满足,也会很踏实,好像成为了高人一等的存在,让别人崇拜,甚至让别人恳求相助。
为此,刘雅晴还是有些得意的。
意气风发,春风得意,觉得自己比陈明志混得好,就该高他一头。
越发觉得自己当初的选择没有错。
这样,她就不会后悔,也不会懊恼,心底反而能平静,甚至生出了优越感。
要是能遇到了陈明志,听着她哀求,她或许更加高兴,不介意施舍一点钱粮给陈明志。
所以,为了满足心中的快感和成就,她最近停留在这条巷弄的时间越来越多。
比如上下工走路十五分钟,那么其他路段就用五分钟走完,走快一点,到了巷弄的附近后,就慢慢走,如同散步一样,悠哉悠哉,磨蹭一下时间,反正不着急,看能不能恰巧遇上某人,好看对方狼狈的样子,然后听着对方的哀求。
光是想想,刘雅晴都可以感受到内心的喜悦和满足。
遗憾的是,这一段时间都没有碰上。
不过没关系,慢慢来,反正不管是否遇上,知道了陈明志活的不如她,她就很高兴。
又是一天的上工时间。
她本来心情美美的,经过陈明志所在的四合院时,也多看了两眼,想看看不能遇上陈明志。
至于为什么不去找陈明志呢?
找跟偶遇的概念完全不同。
找就是故意的意思了。
偶遇的话,那就是没有故意的,只是恰巧。
凑巧的话,更能凸显出刘雅晴对一切都未知的心思,然后佯装刚知道陈明志处境的样子,再同情可怜地帮助,施舍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