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千萍的述说下,小五终于明白了她这些年的艰辛。
在外人眼里,她无疑是十分幸运的、成功的,甚至不无恶意地猜测里面有没有什么潜规则,但实际上,沈千萍取得的一切成果,都是她应得的。
从进入媒体这一行开始,沈千萍就没有得到过任何人的优待,连进入《都市早报》也经历了一段颇为曲折的过程。
当时杭城地铁已经开工建设,杭城日报报业集团计划学习其他地铁城市创办一份《杭城地铁报》,所以面向社会招聘一批采编人员,打算先放到旗下的《名胜》、《闲趣》等杂志锻炼一下,然后择优调入《地铁报》。
后来,由于纸媒持续衰弱,各地铁城市的户外广告和led大屏广告异军突起,各大媒体都在热抄“全媒体”概念,将重心转移到户外广告、巴士广告、手机app等领域,《杭城地铁报》的方案直接胎死腹中,沈千萍被调入《都市早报》试用,不出意外的话会在一个月后被开掉。
令很多人没想到的是,意外发生了,她在试用的一个月里,借采访的机会给报社拉来了300多万的广告。这样亮瞎人的业绩自然足以让她留在报社,并成为后来跳槽到杭城电视台的资本。
沈千萍以广告跳槽到电视台并站稳脚跟,电视台肯定更加重视她的广告业务能力,而不是采编和主持能力。因此,她在台里虽然担任过、记者、主持、实习主播等连串职位,但主要精力始终放在拉广告上,连所谓“电视台最重视的后备主播”也只是对她创收的犒赏。
包括这次交由她负责的新节目,也有个前提,即节目开播前,她要找到运营节目的资金,开播后要保证不能亏损,而且收视率不能太低。对一个新闻节目来说,这无疑是个非常大的难题,难怪她不想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