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槿今天收了卖老虎的五百两银子之后,空间便出现提示升级的对话框。
她用意识点了‘是’之后,空间便自动升级了。
这会子,沐槿已经进了空间。
空间这次升级,花了十两银子。
升级之后,小院可以打开卧房,并增加了暗杀功能。
最重要的是,后山还配备了一套自动化多用收割机。
不仅能收小麦水稻,更是能收土豆红薯……这可真是升级升到了她的心坎里。
虽然还做不到全凭意识收割,但也总算不用全人工了。
既然有了自动化多用收割机,沐槿当然要买地了。
小麦、玉米、土豆、红薯、黄豆、绿豆,还有甘蔗和甜菜都都各买了一亩。
菇类种植棚,则先买了她爱吃的香菇和木耳两种。
然后便是药材,常用药材都是五两银子一亩,先买二十种。
人参和灵芝都是一百两银子一亩,果断各买一亩。
买完这些,财富值的余额便只有一百六十六两银子了。
估摸着再买下去就不够买‘养殖园’的了,沐槿这才停了手。
几十亩土地入手,沐槿瞬间有了当地主的即视感。
若是再抢几个鲜嫩的小哥哥养在小院里,就能升级当山大王了。
巡山去。
沐·山大王·槿撒欢儿的在山上山下跑起来。
虽然地里的作物有的才出芽,有的甚至还是种子,但一点儿也不影响她乐呵。
几十亩地都转遍了,沐槿才回小院泡了个热水澡在卧房里柔软舒适的大床上睡着了。
次日,依然是赵氏和苏木柏去县城送黄豆芽。
沐槿姐妹俩练完早功后,便一起进了灶房。
“槿儿,你琢磨琢磨看这猪下水可还有其他做法?”
苏老太太将自己昨天用草木灰清洗干净的猪肚和猪肠从井里吊上来,拿进了灶房。
她不大会做猪下水,赵氏做的年年都是一个味儿。
“奶奶,您今年是想换个吃法?”
沐槿冲苏老太太眨了眨眼睛,意思是你嫌弃你儿媳妇做的菜了?
记忆里,苏家虽说年年都养两头猪,却已经六年没有杀过年猪了。
猪养大了都是卖给屠户,自家只拿两副猪下水回家打牙祭。
平日里吃肉的次数也少的可怜。
甚至可以说,两副猪下水就是苏家七口人一年到头能吃到的所有荤腥了。
“倒也不是,奶奶看你在灶上很有些章法。
今儿不是正好有一副猪下水吗,就想让你试试手,等你娘回来可就不让你进灶房了。”
苏老太太嘴硬,不想承认被孙女猜中了想法。
“成啊,那我听您的,就趁着我娘不在家把这猪下水给霍霍了吧。”
沐槿也不拆穿她,还顺着她的话答应下来。
赵氏每次都是加了葱姜蒜把猪下水煮熟,再加些盐和酱油调味就切了端上桌。
这也怪不得赵氏,桃花村家家户户都是这么料理猪下水的,并没有人觉得不好吃。
沐槿记得华国历史上的唐朝就有吃‘猪杂糕’的记载,做法和赵氏也差不多。
药王孙思邈曾说:"肠属金,金生水,故有降火、治消渴之功。肚属土居中,为补中益气、养身之本。"
他这句话虽只提到了猪肠和猪肚的药用养生功能,但其实猪下水的每个部位都有不同的营养价值。
而且,猪下水不管是一锅卤还是分开料理,都可以做出不同的美味。
比如:卤猪心、夫妻肺片、爆炒猪肚、红烧猪蹄、葫芦头泡馍还有腊肠……
这些都是沐槿前世常见的美食,甚至有些还是她爱吃的。
今天她打算用猪大肠和猪肚,做一道前世西北有名的小吃‘葫芦头’泡馍。
“奶奶,您和棉儿都回屋忙去,灶房需要帮忙了我再叫你们。”
沐槿是想把猪大肠和猪肚子带进空间去处理,才要支走她们。
要想‘葫芦头’泡馍好吃,清洗这道工序非常重要。
先用精盐和白醋揉搓至少二十分钟去除油腻和腥味。
然后在清水中去除肠肚上的杂物以及油和薄膜一类的东西
再翻转用刀刮净肠肚内壁的油腥和杂物薄膜等,用同样的方法加精盐和白醋揉搓十分钟。
最后用清水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