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也不够他用的。
果然心思单纯的人都过得比较舒心。
贾环摇摇脑袋,不让自己想那么多,头都大了,这得浪费多少脑细胞。
贾环刚到院里没多久,就有人进来喊,说是贵妃娘娘差人送出一个灯谜儿,命你们去猜,猜着了,也作一个送进去。
贾环听了,只领着琉璃来到贾母上房,只见姊妹们都已经到了。
只听那太监道:“大家猜到了,不要说出来,只写在纸上,一起封了递进去娘娘自己查看。”
贾环上前一看,是一首七言绝句的灯谜:
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贾环看完就知道谜底,看大家样子貌似都知道,只是还得作一个送进去,翻了一下脑子里的谜底,都做不成诗,自己这水平够低的,只能随手写了一句:
白蛇过江,头顶一轮红日。(请娘娘对下一联。)
贾环没见过这个姐姐,但是也自觉有些委屈,既然都是娘娘了,还在乎什么私仇,家和才能万事兴,给她出一个难题,看看她的为人。
要不是看到贵妃对大观园的改名,他不会有这个想法,如果保住贵妃娘娘,那贾府也能相安无事,再剔除一些腐肉,就差不多了。
太监收了众人的谜底灯谜去了。
天色晚了才回来,说是:众人都已猜到,只有二小姐没猜到,小姐们作的也都猜到,不知对不对?
说完把答案都发了下去,几人看了也都点头应是。
太监随后把娘娘赏赐下来的宫制诗筒,还有一柄茶筅。
只听太监说道:“三爷做的这个娘娘猜到了你看可对?只是对不出下联,让三爷写个下联拿进去再看看。”
几人听完都过来看贾环的上联,看看到底是什么句能够难住娘娘。
众人看完都紧皱眉头,苦苦思索不得下一句。
贾环看众人都为难不已,走到案前,提笔写下一句折叠给了太监。
太监得了东西又迅速赶回去。
贾母遂命众人在此喝酒吃茶,猜灯谜。
黛玉躲在旁边还在苦苦思索刚才贾环出的下联,没有理会几人猜迷打趣。
贾环看黛玉皱着眉间似蹙非蹙的罥烟眉,有些心疼,只得写下联交到探春手上。
贾环其实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提醒元春别记仇,做人得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头上只有一轮太阳,别走错道。
探春看完对着他笑而不语,贾环只能做哀求状,她这才往黛玉身边坐去说话聊天。
没一会黛玉才舒心一些,没有再想刚才的事。
贾政没一会过来,身后丫头提着酒拿着大盘小盘的玩物进来,跟贾母唠嗑想陪着贾母承欢。
贾环也奇怪,贾政为何会此时过来,很少见,不像是出事的状态,他才放心不少。
贾母说道:“我给你出个灯谜你猜,猜到了有奖,猜不到也要罚。”
贾政笑道:“当然要罚。猜对也要奖。”
贾母出题:“猴子身轻站树梢(打一果名)”
贾政猜了两三次才猜对,罚掉不少物件,得到一件奖赏,随后他也出题给贾母猜道:
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打一用物)
贾环只是在身边看着贾政跟贾母打趣玩闹。
只是贾母让他去猜众人题的灯谜时,脸色不太好,有这种忧虑。
贾环把父亲贾政表情动作尽收眼底,也猜到他父亲为何如此反应。
皆因谜底都是一些不祥之物:
迎春“天运人功理不,有功无运也难逢。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同。”(谜底算盘)
探春“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谜底风筝)
惜春“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谜底海灯)
宝钗“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谜底更香)
贾政看完猜了前面几个,剩下宝钗的没猜,心思越来越重,看着疲乏不已。
贾母见他如此,觉得是他乏了,让他去前面安歇。
贾政依言回到前院,久久不能入睡。
贾环看的真切,本来几个谜底都没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