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宫,万瑜婷得知这次出使无功而返后也颇为失望,说道:“那现在怎么办?”
万振山说:“没办法,还得等着,现在皇上不希望太上皇回来,所以也没别的办法。”
万贞儿说:“人都会变的,郕王当上了皇上享受到皇帝的权力后肯定是不希望自己的哥哥再回来,只是我现在担心景泰皇帝坐稳天下之后,太子的地位岌岌可危啊!要知道,皇上也有自己的孩子。”
万振山和万瑜婷不再说话,事情的确是这样,良久,万振山说道:“贞儿,这种话以后万不可再说,小心隔墙有耳,不管以后太子的路是怎样的走向,你都要好好地照顾他,有我们父女帮你,放心吧!”
万贞儿点了点头。
第二天朝会上,李实如实向皇帝禀报了太上皇在那边缺衣少食,期盼回来的愿望。皇帝说:“你辛苦了,众臣还有没有别的事?”
王直和于谦对望了一眼,之后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说道:“既然也先也有放回太上皇的想法,陛下应立即下旨再派使团迎接太上皇回来!”
众臣皆响应王直,就连于谦都赞成将太上皇接回来,于是朱祁钰无奈,只能勉强的依了群臣。胡濙表示太上皇在那边缺吃少穿应该让使团带点过去,景泰皇帝点了点头没有表态。
在退朝之后圣旨下来了,指派杨善为正使,出使瓦剌,却给也先的礼物很少,使团的路费也很少,就连人员也才十几个人,而国书还是和上次差不多,压根没提到接太上皇回来。杨善看了看国书,又想到这皇帝做的实在是有点过分,他知道皇上并不希望太上皇回来,这个使团没钱没物连个出使的说法都没有,所以自己变卖了一些家产买了些给也先的礼物。杨善心里决定这次一定要给太上皇接回来,因为他相信自己的能力—说话。
万振山和万瑜婷这次都跟着使团出发,说起来万振山还认识杨善,因为在土木堡之战的时候,杨善也在,这个已经60多岁的老头子在土木堡的刀光剑影中竟还能跑回来,实在是让人惊叹。但是万振山对这次出使还是没有信心,想到这里感觉这次又是无功而返了!
在瓦剌,赤里台坐在台上望着下面人说道:“这次得到确切消息,大明的使团将于两日后出宣府进入野狐岭,我们就在野狐岭埋伏,也先和脱脱不花现在不敢和明朝开战,我们瓦剌和明国没有和平可言,这次一定要消灭使团逼迫也先开战!”
两日后,使团出了宣府,向着瓦剌进发,这天,一行十余人赶到野狐岭,万振山心里隐隐的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好像感到山上有人在看着他们,于是停了下来,杨善在后面看到说:“万公公,怎么了?”说话间,一支羽箭从山上向着杨善射了过来,万振山眼疾手快抽出宝剑将箭挡了下来,抬头望去,看到山上人头攒动,心知不好,我们遇袭了。这个位置下使团凶多吉少。正想着办法,从山上飞下来四个蒙面人。
万振山大喊道:“婷儿,保护好杨大人!带领大家往太平镇方向行进!我来垫后!”
万瑜婷说:“好的,爹,你小心一点,我们在太平镇集合!”
说着,万振山脚下一蹬马磴子,向着四人飞去,在空中与四人缠斗在一起。
万瑜婷说:“杨大人,我们向西走,那里有一座镇子,可以暂时避避风头。”
杨善说:“不能往西,这些人看样子是瓦剌人,伏杀我们的目的就是破坏两国的和平,西边肯定也有埋伏,你说的那个镇子还有别的路吗?”
“有是有,可是需要绕路走。向北行进绕过这座山不走山谷,从镇子南门进入!”
“好,大家听着,向北行进。”
于是使团众人向着北面的山路快速走了过去。万瑜婷心里对这60多岁的老头子不由得升起敬佩之情,看来这个杨大人能在土木堡只身逃出也绝对不是意外。
万振山一掌击退一个刺客,落在地上,看着使团向北走远,知道他们要绕路走,于是在那四名刺客落地后拿出宝剑冲了过去,打着打着万振山发现这四人的武功不错,跟自己当时切磋武功的伯颜帖木儿的武功类似,明白了这伙人是瓦剌第一高手赤里台的手下,当下也不敢大意,只见那四人分别从四个方向向万振山攻来,万振山也不慌,身体运起内劲,向着其中一个刺客袭去,用剑当下这名刺客的刀,一个剑花别住对方的刀再用内功直接将刀震掉在地,随后一剑刺入,直接封喉。
另外三名刺客见这老头的剑法如此强横霸道,也不敢托大,同时出招,万振山向后一退躲开了三人的攻击,然后双掌凝气,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