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实用主义思想,老李不知道造成这种情况的具体原因。按理说,虽然枪械貌似因为成本很高的原因无法普及,但弩箭技术却很成熟了,威力也不比一般的步枪差太多,而且还有山炮迫击炮,交火距离早就该拉远了才对,可就老李的观察,刺刀见红的白刃战似乎依然占据主流地位,而这也很深刻的影响到了泰拉的战术发展。
就比如说霜星这个三三制,你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三三制,因为三人小队的站位几乎是人贴人,老李大致观察了一下,最多见的就是两个拿刀的搭配一个拿弓弩的,按泰拉的叫法,就是两个近卫干员搭配一个狙击干员,其他的还有两个近卫搭配一个术士的,两个狙击搭配一个术士的,一个重装搭配两个术士的,三个术士凑一对儿的,三个重装斗地主的,而这些小队又以三三结合的方式构成整体的战术阵型,梯次分配上,则基本秉承着手越短的越靠外的原则。
总体而言,老李那一套玩儿烂的三三制,是把“人”作为最基本的战术执行单元的,而霜星这套三三制,最基本的单元则是三人组成的小队。
这整个三三大阵的最中心,就是霜星-早露-老李的三人小队——典型的一腿带两坑配置。
“这就是你们的进攻队形?”老李手搭凉棚,四处来回观望,罗德岛那边儿都是小队特种作战,主要强调的是士兵个人能力,基本没有战术阵型什么事儿,找准敌人的薄弱要害往死里莽就对了,前期战略规划的作用要远远大于临场战术发挥,放错了地方什么阵型都是白给,真要论大兵团作战的战术,还是得从游击队这边儿学习。
别看老李师夷长技,自己也训练了一支特种部队出来,实际上他本人对这种“小而精”的打法并不是很感冒,还是得成千上万人一起嗷嗷叫,那才叫痛快。
见惯了大场面,哪怕明知一支精锐小分队所起到的作用有时可能会超过几个师,他还是有些提不起劲儿——说到底,都是内战结束以后再没打过仗,憋出来的毛病。
“怎么,有何高见?”霜星回道,她的战术理论都是从爱国者那儿学来的,而爱国者的战术理论又都是从帝国军那里学来的,加上一些他在卡兹戴尔战斗时总结的临敌经验,进行了基本看不出来的魔改,帝国主力军团是怎么打仗的,游击队就是怎么打仗的,区别只在于武器装备上面,游击队可没有炮火支援之类的奢侈玩意儿。
这套战术父女俩一直在用,对上那些废拉不堪的乌萨斯地方守备军,军力差不多的情况下,基本都是吊起来打,霜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但她还是想听听老李的见解。
毕竟她不可能满足于吊打帝国的二线乃至三线部队,地方守备军这种玩意儿就像韭菜,只要乌萨斯帝国还维持着良性的人口循坏,那就是割完一茬又一茬,你割的速度可能还没人家长得快,本质上那就是一群接受了基本军事训练的民兵,和主力六大军团是两个次元的概念,吊打他们再多遍都不会伤及帝国的根本。
甚至于,帝国可能还巴不得这些地方守备军被多吊打几遍,因为就霜星的了解,绝大多数地方守备军都是由地方贵族供养的,是军事改革时期与贵族阶级妥协后的畸形产物,严格来讲他们与帝国并非一条心,地方守备军被按在地上摩擦,损失的是各地大贵族的钱袋子,削弱了这些尾大不掉的地方势力,帝国中央的地位自然就会水涨船高。
然而就是这么一群乱七八糟的货,一旦在兵力上占据较大优势,游击队其实也只有逃命的份儿,虽说霜星也不指望依靠改良战术就能去和帝国主力军团硬拼,那也比原地踏步来得强。
“咱能有什么意见?咱这是跟你们虚心学习呢!”老李嘿嘿一笑,表示自己要少说多看。
“你少来,别人不知道你的本事,我还不知道?咱们以后可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你那些家底儿就别藏着掖着了,不然大家一起完蛋,你就开心了?”老李这么一谦虚,霜星反而觉得他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正在看自己的笑话,这还非得从他嘴里掏出点儿东西来不可了。
“别别别,咱这说正经的呢,我是真心想跟你们多学习学习,咱肚子里那点儿东西,还是得理论结合实际才……”
“轰!”
老李话还没说完,就被一发落在脚边的迫击炮弹给打断了。
“怎么样老李,娜塔莉亚,没事儿吧?”霜星反应迅速,第一时间撑起了厚实的冰盾,这才避免了故事腰斩的结局,但老李和早露还是被震倒在地,她连忙呼喊起来。
“还成,就是脑袋瓜子疼!”老李一骨碌坐了起来,顺手捞